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全民防詐攻略 破解詐騙迷局
文/張秋蓮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5.05.01 (月刊)

「你被詐騙?怎麼可能會被騙?」這是多數民眾聽到他人遭詐騙時的第一個反應,然而,根據警政署統計,去(二○二四)年第四季詐騙案累計五.四萬件,財損金額高達三七二億元,等於國人一天就被騙走四億元!

當詐騙集團步步逼近,有人幸運逃過一劫,有人則付出昂貴代價,而且賠上的不只是辛苦的血汗錢,更可能是畢生積蓄。究竟,民眾該如何辨別訊息的真偽?萬一發現自己被騙了,應該怎麼做?電視節目【健康保險大家談】特別邀請三位防詐專家,深入剖析各類詐騙手法,揭開意想不到的詐團騙術,並教導民眾如何聰明保護自己。

詐騙手法五花八門
防詐專家如何化解?

詐騙無所不在,即使是防詐專家也曾經差點被騙。刑事警察局預防科科長林書立回憶,多年前曾接到健保局(現為健保署)來電,表示要退還健保費滯納金四萬多元。「我一聽有錢當然好,所以就相信了,但是那時不太會操作網路轉帳,所以跟他說,我辦公室就在健保局隔壁,直接過去拿就好,然後對方就掛電話了。」他坦言,其實前半段已經被騙了,後來因為選擇回到現實世界,才讓詐團知難而退。因此他提醒,不要輕易相信電話、網路訊息,建議面對面找相關人員詢問、協助。

「不明來電提供的連結,也不要輕易點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說,自己也曾接到中華電信來電,表示發現他名下的一個門號長期撥打國外詐騙電話,「你要取消這個門號,不然會被罰錢,我給你一個連結,趕快跟一六五(反詐騙諮詢專線)報案。」他一聽到關鍵字「連結」,察覺有異,請同事查詢來電號碼,果然是詐騙電話。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輯陳偉婷則在旅行期間收到訂房網站的通知,表示房間費用尚未支付,若不立即點擊連結付款,訂房將被取消。「當時我很緊張,因為帶著媽媽跟小孩,而隔天晚上就要入住了,所以就點了連結。」進入之後網頁要求輸入信用卡卡號和授權碼,她驚覺可能是詐騙,隨後立即與訂房網站確認,才得知訂房網站遭駭客入侵。她直呼,詐騙集團真的是瞄準各種人,「會利用你擔心害怕的事情,讓人卸下心防。」

              

「言聽計從」是美德?
小心成為詐團目標!

根據統計,全球被詐騙的損失金額占GDP一.五%,其中以「假投資詐騙」的金額最高,然而,單一詐騙金額最高的個案卻是「假檢警詐騙」。林書立表示,五十五歲以上的中高齡女性最容易被騙,她們除了掌管家中經濟大權,「怕麻煩」的心態,也是容易受騙的原因之一。他直言,很多人一輩子沒做過壞事,聽到檢察官就很害怕,詐團甚至冒充一六五專線,通知受話民眾涉嫌洗錢,若不聽從指示,恐惹禍上身。

林書立以常見的詐團話術為例,「你只是一個公務人員,怎麼會有上億資產?請你證明資金來源合法,先把錢轉入監管帳戶,檢察官將進行偵辦;但是偵查不公開,你不可以跟任何人說,否則我就沒有辦法幫你了。」林書立再次提醒,凡是提到金錢交易,心中警鈴就要大作,若真的情況緊急,可先撥打一六五專線確認。

一輩子奉公守法的民眾卻成為詐團目標的現象,在日本也很常見。林書立指出,台灣約七成的詐騙管道來自社群網路,而日本則主要透過家用電話行騙。他解釋,由於日本獨居長者多,加上個性溫良恭儉讓、言聽計從,很容易輕信詐騙話術。因此,日本防詐中心近來積極推廣,鼓勵民眾替家中長輩設定手機、家用電話拒接國外來電,以降低受騙風險。

相關單位聯手出擊
全方位協助民眾防詐

隨著詐騙橫行,銀行的阻詐角色也就愈加重要。王允中指出,由於銀行掌管金流,也就是阻詐的最後一道防線,為此,各銀行皆採取事前、事中、事後的三階段機制,協助民眾防範詐騙。

他解釋,「事前」是在客戶開戶時做好KYC(了解你的客戶)的第一層把關,確認帳戶沒有問題;「事中」是當客戶有大額匯款需求時,主動進行關懷詢問;「事後」則是若勸阻不成民眾仍遭詐騙,會將個案通知刑事局並公布詐騙態樣,作為未來的防範。

而除了警政署推出一六五反詐騙專線、銀行在第一線協助民眾把關之外,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也在防詐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陳偉婷指出,「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主要在查證網路上的假訊息,民眾可以將可疑訊息傳送到我們的LINE機器人,我們會進一步查核。」

她觀察,詐騙訊息之所以能成功引誘民眾上鉤,關鍵就在於「假訊息會利用你關心的議題,勾動你的情緒。」她舉例,近期因大S過世,詐團就趁機冒用小S的名義進行投資理財詐騙,利用民眾對大小S的關注,誘導民眾點擊假訊息連結。她表示,研究發現,「如果一個訊息成功地挑動你的情緒,它的流傳速度會比一般的訊息快六倍以上。」

詐團也懂「與時俱進」?
專家破解套路劇本

儘管警政署、銀行甚至是民間查核機構,不厭其煩地提醒民眾不要受騙上當,為什麼還是有人落入圈套?

林書立直言,事實是詐騙手法一直在提升,像是黃金、數位貨幣、比特幣等投資詐騙愈來愈多,為此金管會祭出對應措施,規定投資公司一定要取得金管會核可的特許執照,結果一個月後,這些假投資公司都取得「執照」繼續行騙了。他說,「每當我們公布最新阻詐措施,詐騙集團就升級了,所以我們只能不斷地破解。」

最常見的詐騙套路,莫過於先給一點甜頭,再誘導進入陷阱。林書立以自身辦過的案例說明,一名民眾報案,警方查證發現為詐騙,沒想到民眾回去自行查核,確認該投資公司確實存在,並直接向對方求證。

對方回應,「我們確實是合法註冊的公司,警察誤會我們了,如果你不相信,我們可以退還你投資的三十萬,需扣除一些手續費。不過你投資的這十天已經賺了十萬,我退你三十九萬,好不好?」民眾一聽不但可以拿回本金,還賺了錢,嘗到甜頭之後,便將房屋貸款也投入,最終血本無歸。

被詐騙了怎麼辦?
專家教你如何自保

當詐術防不勝防,民眾該如何自保?王允中呼籲,收到任何訊息,首先要查詢訊息發送單位的真實性;其次,被要求填寫資料時,像是帳號、密碼、手機,甚至是OTP一次性密碼,都要再三謹慎。

陳偉婷則建議,民眾應多跟家人溝通防詐的事情,尤其是家中長輩,讓他們有所警覺。更重要的是,「如果真的不小心被騙了,也要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經驗。很多長輩可能怕被笑、被罵而不想講,可是隱瞞自己的經驗,反而會造成第二次、第三次的受害。」

林書立最後強調,詐騙就是一齣精心的戲,「不要以為自己不會被騙!如果你沒有被騙,不是因為你特別厲害,而是還沒有遇到你的腳本而已。」他也呼籲,「如果被騙了,要勇敢站出來!」近來「民間反詐騙協會」的成立,就是要讓被害人有勇氣公布受騙經歷,讓全民一起防詐。

他直言,「詐騙已造成席捲全球性的傷害,各個國家現在要比的已經不是競爭力,而是防詐的能力、防詐的防護力。」

隨著AI時代來臨,詐團騙術不斷翻新,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為了避免落入陷阱,民眾應隨時保持警覺心,遇到不明來電、可疑連結,尤其是涉及金錢交易的要求,務必謹慎應對,以避免財務損失。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中國輸出入銀行:盤點108年度廉政服務績效好
輸出入銀行於108年歡慶40週年,在業務方面舉辦『勇創新時代』論壇、「立足台灣 傲視國際 連線新南向...
市場訊息
壽險公會:2023世界地球日 「為地球保險」壽險業接力淨灘活動】啟動儀式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它是一個提醒人們關注地球環境的日子,全世界200多個國家會一同響應,而我...
人壽保險
破產後才變更要保人 可行嗎?
【本文重點】已經被宣告破產了,身上保單想變更要保人,是可行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