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醫療、健康保險
乳癌治癒的關鍵?
文/何楷平 | 2024.11.01 (月刊)

乳癌已成為台灣女性健康的頭號威脅,發生率在所有癌症中居於首位,且是女性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據統計,台灣每年有超過一萬五千名女性罹患乳癌,相當於每三十六分鐘就有一位女性確診。

愈來愈多女性撐起家庭,更在事業闖出一片天,面對乳癌的威脅,該如何有效預防和治療?一旦罹患乳癌,患者和家屬如何應對龐大的醫療費用?

電視節目【健康保險大家談】邀請三位不同領域的專家,包括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主任洪進昇、社團法人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秘書長齊秀惠、壽險管理學會核保理賠委員會主任委員廖晨旭,一同探討乳癌的預防和治療,以及如何透過保險,減輕癌友的醫療負擔。

人生衝刺期 遭逢乳癌襲擊 醫:最年輕患者僅十七歲

「我是在四十三歲的時候,確診乳癌。」齊秀惠分享她的親身經歷和觀察,「我身邊很多乳癌病友,都是在四十至四十三歲之間發病,」這正是女性在人生中背負家庭與事業雙重壓力的階段,「這個年齡,上有老下有小,事業也正處於衝刺期,卻突然面臨乳癌的打擊,真的讓人措手不及。」她感嘆。

乳癌的高發病率令人擔憂,洪進昇進一步分析,「如果只看女性,以比率計算,乳癌發病率已經超越其他癌症,成為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不過,他也指出,儘管乳癌的發病率高,但死亡率相對較低,位居第四,這反映台灣醫療技術的進步和提升。

換句話說,乳癌並非不治之症,只要能夠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治癒的機會相當高。

然而,乳癌年輕化的趨勢正在加劇。「年輕女性罹患乳癌的案例越來越多,我遇過最年輕的患者,只有十七歲。」洪進昇提醒,隨著罹癌年齡層下降,年輕女性也應該重視健康檢查,年滿三十五歲的女性最好每年進行一次乳房檢查,才能及早發現潛在風險。

乳癌藥物 健保不一定給付 癌友:保險讓我拿回選擇權

許多病友在確診後,不僅要應對身體的痛苦,還要承受沉重的經濟負擔。「治療乳癌的費用很高,病友不只要面對身體上的痛苦,還要承受經濟上的壓力,這也是為什麼保險保障對我們這些病友來說如此重要。」齊秀慧表示,當時自己在化療時選擇了副作用較輕、對心臟損害較小的自費藥物,而這些藥物的費用健保沒有給付,「有(商業)保險真的是好事,讓我能夠選擇更合適的藥物,減少對身體的負擔。如果沒有保險,我可能只能選擇健保有給付、但副作用較大的藥物。」

談到保險理賠,廖晨旭進一步解釋,「一般來說,保險公司會要求提供病理組織報告或細針穿刺結果作為確診依據,才能啟動後續的理賠程序。很多保險的保障結構是附加在住院醫療保險上,因此住院成為理賠的重要條件之一。」

洪進昇則從醫師的角度提出看法,「有些自費藥物,健保沒有給付,病人希望用商業保險理賠,但因為商業保險理賠會要求住院,病人有時候會為了理賠,選擇住院治療。」

對此,廖晨旭指出,這是因為保險公司需要遵守精算條款與費率基礎,「但保險公司也會在實務操作中,儘量提供寬容措施,來減輕病友的負擔。」至於癌症險保費,女性通常會比男性略高,他解釋,這是因為女性的乳癌和子宮頸癌發病率較高,保險公司會根據風險評估調整保費所致。

乳房自我檢查 怎麼做? 超音波VS.乳房攝影 這樣選

早期檢查,有助於及早發現乳癌,最簡單方便的方式,就是自我檢查,「建議每個月都要自我檢查,尤其是在洗澡或躺在床上時,儘量把乳腺攤平,摸摸看是否有硬塊,尤其是不會痛的硬塊。」

然而,洪進昇也坦言,自我檢查的檢出率並不高,因此,定期進行超音波或乳房X光攝影,就非常重要。「四十歲以下的女性,通常建議以超音波為主,而四十歲以上,則建議選擇乳房攝影。如果經濟許可,兩者都做當然更好,這樣能更全面篩檢出風險。」

四十三歲確診罹患乳癌的齊秀惠回憶,「我是在公司健康檢查時發現的,當時我加購了乳房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我有很多囊腫,其中一顆超過兩公分,後來被建議要去醫院追蹤。」齊秀惠回憶當時的經歷:「一開始檢查沒發現什麼問題,叫我半年後再去。半年後檢查時,我一直感覺不對勁,但醫生無法確診。最後我從超音波、乳房攝影到放大檢查,甚至細針穿刺,最終才確診是癌症。」

齊秀惠的病例並非典型腫瘤形狀,而是「彌漫生長」,導致診斷和確診的過程相對拉長。洪進昇指出,這樣的案例並非少數,很多病友都經歷了類似的過程,「大約有四分之一的病友,需經過多次檢查和程序才能確診,」這也凸顯乳癌的多樣性及診斷的複雜性。

乳癌的治療方式通常包括手術、化療、放射線治療、荷爾蒙治療和標靶藥物治療。「會根據患者腫瘤的類型和階段來決定具體的治療方案。其中,手術幾乎是所有早期乳癌患者的必經過程,除非一開始就已確診為第四期。」洪進昇解釋,對於年紀較輕的患者來說,乳房重建通常會在早期手術時同步進行,但對於第三期以上的患者,則建議延遲重建,以避免放療和化療,對重建部位造成影響。

基因檢測影響保險投保? 壽險核保專家給答案

另一方面,乳癌的遺傳問題,在近年來也成為關注重點,此外,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人開始了解自己的遺傳風險,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就是最知名的例子。

「目前最常見的基因是BRCA1和BRCA2,這兩個基因與遺傳性乳癌密切相關,」洪進昇表示,基因檢測目前已經納入健保範圍,可以幫助民眾了解自己是否帶有BRCA基因突變,但國人帶原機率大約在五%~十%左右,相較歐美國家低。

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普及,愈來愈多人開始關注自身遺傳風險,但也不免讓人擔心,檢測結果會不會影響投保?如果做了基因檢測,發現帶有BRCA基因突變,會不會被保險公司拒保?

「前提是,保險公司要知道這件事,但目前保險公司的要保書問項中,不會問這個問題,」廖晨旭解釋,通常施作基因檢測的是生技業者,而非醫療體系,因此保險公司多半無法直接取得這些資料,且以英國現行法制為例,就嚴格禁止保險公司去讀取與保戶DNA基因有關的資訊。

儘管乳癌的遺傳基因無法改變,但透過調整生活習慣,就能有效降低乳癌的復發風險。洪進昇建議,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尤其是規律運動,可以有效降低癌症復發的風險,此外,也應避免接觸環境荷爾蒙,如化妝品、指甲油和染髮劑等,這些產品中含有的化學物質,可能干擾內分泌系統,增加罹癌風險。

乳癌不僅是一個健康問題,更涉及心理和財務的雙重挑戰。隨著醫療技術日新月異,乳癌治癒不再是天方夜譚,而保險,也成為支持女性患者渡過經濟難關的重要依靠。

 




編輯推薦
人壽保險
馮翊綱、任爸、蕭彤雯、蔡志雄 四星座名人保險理財專訪
他是守護相聲文化的藝術家,卻意外懂保險的水象星座代表馮翊綱;他是兩位明星女兒的超級老爸,自己也活出精...
市場訊息
國健署:全新『孕媽咪健康手冊』及『孕媽咪衛教手冊』試閱電子檔 豐富資訊一覽無遺
對於即將邁入新人生階段的孕媽咪來說,心情可能交雜著迎向未知變化的緊張和焦慮,正確的孕產知識與家人們的...
市場訊息
健康署:「聰明拒菸不觸「電」 蛇來運轉贏健康 電子煙「三不帶」 守住荷包 健康迎新年
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五年內倍增,國民健康署提醒家長多關注孩子寒假期間是否有異常裝置、氣味或行為改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