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在世界各地各有不同的統計。依照人種、地域有以下的差別,例如:美國黑種人比白種人多見,猶太人最低,東南亞一帶也比較多發。
此外根據統計發現,子宮頸癌的發病率與年齡的增加有關。依照國際抗癌聯盟統計,各國子宮頸癌的發病率在四十至四十五歲最多。死亡率的統計在世界各國差別很大,丹麥最高,每十萬人口有十四.七人死亡;以色列最低,每十萬人口只有一.○二個人死亡。
年齡、生產、性生活有關
子宮頸癌的病因目前仍不清楚,可能跟以下的因素有關:早婚、結婚次數較多、性生活混亂、早生產、多產,以及子宮頸發炎,尤其是有病毒的感染。甚至丈夫有包皮垢,都可能是發生子宮頸癌的原因。尤其近幾年不斷有人提出子宮頸癌的病毒,在研究當中有 疹病毒以及乳頭瘤病毒,也可能是發生子宮頸癌的原因。
子宮頸癌早期大多沒有任何徵兆,或許有類似子宮頸發炎(白帶、混濁分泌物或難聞分泌物出現)的症狀。第二期才會出現陰道出血的現象,根據統計,子宮頸癌患者八○%以上有陰道出血症狀,常有接觸性(如性交)出血或排便後陰道出血等症狀。兩經期間或停經後陰道出血,也是癥兆之一。到了第三、四期,由於侵犯子宮旁的組織而會引起下腹疼痛,或腰底部持續性疼痛,以及坐骨神經疼痛。
此外,晚期由於附近器官壓迫,導致出血症狀及其他症狀,如頻尿,尿痛及血尿,嚴重的會因為癌組織壞死脫落,造成膀胱、子宮頸
管或膀胱陰廔道管。
如果腫瘤向後蔓延,也可能壓迫或侵犯直腸、輸尿管等,會有大便困難、便血、裏急後重及尿毒症等症狀。
淋巴移轉滋事體大
雖然多年來子宮頸癌一直是女性癌症頭號殺手,但它卻是可以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癒的效果,一般在醫學檢查上,會從病史了解出血的原因及各種症狀跟子宮頸癌的關係,再做相關的物理檢查,包括:身體檢查、婦科檢查、陰道頸檢查或其他的輔助性檢查,如胸部X光檢查、腎盂造影檢查、淋巴管造影術,膀胱鏡或直腸鏡、骨骼掃瞄以及電腦斷層掃瞄等檢查,以了解子宮頸癌在子宮頸以及骨盆腔擴散、淋巴系統轉移的情況。
而早期的子宮頸癌,尤其是零期的原位癌,可用手術做圓椎形切除,或者是單純性子宮切除術,以達到完全的醫治。對於第一期跟第二期手術治療,以及放射線的治療、單獨治療都是主要的治療方法。
尤其應注意的是,子宮頸癌最重要、最常見的轉移途徑是經過淋巴轉移,通過原發病灶的附近淋巴結,向子宮頸旁、閉孔、髂內、髂外等淋巴結轉移,再轉移到髂總、腹股溝淋巴。而女性的生殖器官因有豐富的淋巴管及淋巴結,伴隨著相關的血管。當發生感染或者是腫瘤時,常向附近的淋巴結傳播,而使淋巴結腫大、變硬,不得輕忽。
子宮頸抹片檢查是一定要的
理論上,子宮頸原位癌或稱零期子宮頸癌,經過手術以後可以百分之百治癒。第一期的子宮頸癌可以達到九○%以上的五年生存率。第二期子宮頸癌也有七十五%以上的生存率。第三期子宮頸癌約為五○%。第四期子宮頸癌的五年生存率為二○%。
因此,子宮頸癌雖然是在台灣地區女性常見的癌症,也是死亡率高的癌症。但由於近年來抹片檢查的普遍、民眾對子宮頸癌的了解、子宮頸癌早期的發現,使子宮頸癌的生存率升高、死亡率下降,因此建議已成年或有性生活的婦女每年至少應做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而全民健保也提供三十歲以上女性,每年免費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的優惠。
此外也必須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以及正確的婚姻觀,減少早婚、多產、性伴侶的混亂,以及性器官發炎的機會,自然可以減少子宮頸癌的發生。
(本文摘自台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從頭到腳話癌症」一書)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蘇黎世產險:超人媽媽「保」護家庭 自身保障先規劃好 依人生階段調整保障重點根據主計總處的調查,台灣女性2015年女性勞動參與率創新高達50.7%,其中有未滿六歲子女的已婚婦女... | 人壽保險 監護宣告 保障保戶權益的一道鎖阿明的爸爸發生車禍住院,因傷及腦部導致失智,已無法明確表示個人意思。因為爸爸有保險,阿明的媽媽想替爸... | 市場訊息 國泰產險:開學季!少年仔照過來!用路安全你甘哉?十八歲的年紀,介於青澀和成熟之間,當年齡的枷鎖不在,許多年輕人馬上投身考場(監理站),取得合法上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