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美國次級房貸市場風暴近來引發全球股災,考量大多數投資人喜歡「追高殺低」的習性,以及不少業務人員可能要忙著「善後」,今年上半年在國內賣的「嚇嚇叫」的投資型保單,最近一陣子難免會受到衝擊。不過,只要「行情不死」,危機也是契機。
爭議性的保險商品
投資型保單一直是頗具爭議性的保險商品。除了費用率及招攬不實等問題之外,保戶必須自負投資盈虧,導致保險可能變得「不保險」,便與傳統保單的概念大相逕庭。
此外,投資型保單連結的共同基金等投資工具,大多並非由保險公司自行研發、管理,與其購買投資型保單來「間接」投資相關基金,讓保險公司多剝一層皮(多付一筆手續費),為什麼不「直接」購買相關共同基金「+」壽險?相信也是許多消費者心中的疑問。
只是,即使如此,投資型保單近年來依舊狂銷熱賣。
需求及行情造就市場榮景
事出必有因!這絕不是壽險業的行銷話術、管道,出現什麼突破性進展,因為即使壽險業務員擁有爐火純青的行銷技巧,還是不可能賣給消費者不需要的商品,何況銷售金額竟然還如此驚人!光是今年上半年的投資型保單初年度保費收入,便已達到2,342.06億元。
癥結其實來自消費者的需求。
根據本刊執行的「2007全國壽險購買行為問卷調查」,在已投保受訪者中購買壽險的原因,仍以「為意外事故作準備」、「作為醫療費用的準備」為主,勾選率分別有68.4%及67.9%,但「作為退休養老基金」、「儲備子女教育基金」及「投資理財」而購買壽險的勾選率,仍依序有42.5%、27%及20.9%,顯示消費者確有「保障」以外的需求。
偏偏傳統儲蓄型壽險保單預定利率只有2%、3%左右,無法充分滿足前述「非保障」需求,結果在全球股市行情一度不斷飆高的情況下,造就出投資型保單銷售暢旺的結果。
商品無是非,重點是賣的時機及方法
但投資型保單畢竟不是傳統的保險商品,儘管商品本身沒有所謂對錯、是非的問題,碰到全球股災這種「非常情況」,業務人員當初銷售時有沒有「說清楚、講明白」?有沒有依照客戶風險承擔能力及目的,提出適當的投資規劃?如今似乎也要遭到消費者進一步的嚴格檢驗。
其實,問題重點是賣的時機及方法。如果業務人員當初已充分告知保戶相關的投資風險,如果沒有建議保戶大舉追高,並且協助保戶依照不同的風險承擔能力及目的,做好適當的投資規劃,只要行情「不死」,中長期投資依然有利可圖,在目前傳統儲蓄型壽險保單「投資理財」功能依舊不足的情況下,全球股債市這次大幅回檔,反而提供消費者更好的逢低進場機會,應更有助於投資型保單的銷售才對。
還是處處有機會
面對附加費用平準化、死亡給付與帳戶價值最低比率新制相繼實施,全球股債市動盪這些內在及外在因素,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是投資型保單的多事之秋,但這些可未必是壞事,因為壽險市場「非保障」的需求依舊存在,業務人員只要選對方法及時機,仍然處處有機會。
另一方面,根據本刊的「2007全國壽險購買行為問卷調查」,對保險市場比較敏感的業務人員,似乎也可以從中嗅出一些不尋常的訊息,比如在行銷時,不應過度偏重於投資型保單。
重視保險的「原點」,勿本末倒置
因為根據該調查,已投保壽險者最想加買的前5大保險,依序是「醫療保險」、「死亡保險」、「癌症保險」、「傷害保險」及「年金保險」勾選率依序是60.3%、42.1%、36.2%、35.5%及28.7%;而未投保者最想購買的前5大險種則分別為「死亡保險」、「傷害保險」、「醫療保險」、「生死合險」及「年金保險」。顯示不論是再次購買或第一次投保的民眾,對各類壽險商品的選擇,仍以保障型為優先考量,而「投資型保險」的勾選率,在已投保族群是22.2%,排名倒數第2;在未投保族群的勾選率排名則敬陪末座。
隨著投資型保單「最低比率」新制即將實施,主管單位力促投資型保單回歸保險的「原點」的此刻,壽險從業人員似乎也應該趁機檢討,難道只有投資型保單可賣嗎?不要忘了,大多數消費者購買保險,還是為了「保障」!過度強調投資理財,甚至逐漸偏離保險的本質,本末倒置,恐怕才會付出難以估計的代價。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勞動部:年終將近 特別休假規定要注意勞動部表示,年終將近,約定以曆年制(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為特別休假請休期間之事業單位,依《勞... | 市場訊息 <電視座談>火吻之後 搏鬥才開始(詳全文)日常生活中,喝湯貪快導致舌頭被燙得麻麻痛痛、煮菜被油星濺到手、路邊移摩托車被排氣管燙到小腿等,一般人... | 市場訊息 泰安產險:攜手創星物聯 共同推動「全台No.1 車聯網UBI」隨著互聯網風行、民眾消費及紀錄習慣改變、加上大數據已被廣泛使用,客製化時代來臨,車險保費也可以「客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