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知名歌手薛岳多年前罹癌過世,他死前的代表作「如果還有明天」,感動了不少人,甚至到現在,不少人聽到這首歌時,還會感傷落淚。
大多數人不會想到自己是否還有明天,甚至以為有永遠過不完的明天。
「理財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日前有一集談「治療癌症要花多少錢?」來賓之一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癌症治療中心執行長邱仲峰醫師,特別提到安寧照護是目前癌症治療當中,不能忽略的問題。
在錄影休息時間,我請教邱醫師,難道各種癌末病人都會因為疼痛,而需要非積極治療的安寧照護嗎?
邱醫師告訴我,其實大多數癌末病人在肉體上的疼痛或不適,都可以靠藥物獲得不錯的緩解,真正困難的是面對死亡。
當確知自己來日不多,絕大多數的人其實都難以面對。不論身分、地位、學歷、貧富,此時都是軟弱與不安。因此心靈與心理照護的難度,遠高過病痛本身的控制。
他說,在國外,很多癌末病患的家屬,甚至會因而暫離職場,在安寧病房陪伴至親走完最後一程。
關於安寧照護,我在以往的節目中,曾多次聽到不同醫師談過,但我的認知,僅止於讓癌末病人沒有痛苦、有尊嚴的走完人生。原來,這當中還包括幫助病人和家屬平安地面對死亡。
我相信,這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萬般困難的事。
死亡雖是人生的必然,「不知何時」卻是最神秘的「天機」。只是這個過去千百年沒有改變過的道理,如今因為醫療科技進步,使得天機不再不可洩露。
這對病患本人或家屬,的確都是沉重的打擊;恐懼與抗拒,想必也都是本能上的反應。
難怪邱醫師說,如何幫助癌末病人面對死亡,才是最困難的事。
預知死亡固然令人悲傷,但突發的意外,也不會讓親人好過。
幾天前,有個朋友的親人起床時自覺身體不適,到門診就醫時卻毫無癥兆地猝死。親人哀痛欲絕,除了太過震驚之外,還有「甚麼話都沒說」、「甚麼都沒交代」的慌亂。
如果人生能在最壞的狀況下往好處想,在已經預知的最後時日,利用時間完成一些未了的事,就像「如果還有明天」那首歌的歌詞一樣,或許可以少些遺憾。
至於死神來得突然,雖然已經沒有明天,但是至少沒有時間恐懼,或許也沒有痛苦。
不過,大多數人必須面對的還是「明天,你不知道」。
雖然永遠不知道明天會如何,但至少我們應該知道今天該怎麼過?該把甚麼事情做完?該對甚麼人說甚麼話?該為甚麼人做甚麼事?這樣,至少可以比較無悔、無愧、無慮吧!
|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健康署:超過3成女性生育年齡在35歲以上 夫妻把握25-35歲黃金生育年齡根據內政部110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內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29歲,其中35歲以上者逾3成(31... | 人壽保險 嘔吐物嗆入氣管 團傷險賠不賠?72歲的許姓婦人3年前因進行脂肪瘤手術住進醫院,術後恢復良好,在住院夜間時突然咳嗽,造成胃部嘔吐物嗆... | 財產保險 同樣都是駕駛人傷害險 保障範圍卻不同!Q:台中陳小姐問
前陣子,我父親載著母親開車經過住家附近的菜市場,在穿越路口時,撞到一位突然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