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最近,實支實付醫療險出現「改革」、「搶購」、「停售」的浪潮及現象,聽到停售,民眾紛紛擔心以後會不會「買不到」?改革之後,對消費者會造成什麼影響、如何因應?
按現行規定,實支實付醫療險每人限投保3張(含副本理賠),然而近年卻出現過度理賠、甚至靠保單賺錢的亂象。為了讓保險回歸「損害填補」原則,去(2023)年底金管會宣布將進行實支實付醫療險改革,包括建立損失分攤機制、落實核保通報機制,重點在於「理賠上限不得超出實際醫療費用支出」,但不溯及既往,確切作法仍在研議中。
消息一出,市場掀起實支險副本理賠保單搶購潮,迫使多家公司相繼將該商品下架停售、調整核保機制。據了解,市面上銷售實支險副本理賠保單的8家壽險,包括保誠、全球、台灣、遠雄人壽已陸續停售,凱基、台新人壽宣布只接受從未買過實支險的客戶投保(即只能作為第一家);而安聯則限縮理賠條件,預計1月12日起副本理賠限縮為2張,而臺銀人壽暫時沒有異動。
對此,金管會澄清,停售的是接受醫療收據副本理賠的實支險商品,而非實支險;此外,市面上也另有日額型醫療險、重大疾病險、癌症險等多種醫療險選擇,供民眾規劃健康保障。
那麼,這些變動對消費者有什麼影響?
淡江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郝充仁表示,實支險改革絕對是好事,可以讓民眾重新思考保險的真諦,並將保險預算作更有效的安排。
郝充仁特別以橫向、縱向的概念來解釋實支險改革前、後的差別。他說,保險從來都不是為了賺錢,可能有些民眾買到3張實支險,等到理賠的時候許多項目無法給付,「才發現原來買到的商品都是同一個保障範圍,就失去花這些錢的意義。」而改革則可以讓實支險的買法跟規劃朝縱向發展。
他舉例,以保險公司來說,可以在原有的實支險版本之外,推出更高額、更加值、涵蓋更多新式醫療給付項目的保單,以符合消費者需求,也創造出誘因跟商機;對舊保戶來說,假如原本已經有1張實支險,可將第1張實支險作為基本盤,檢視缺口之後,再購買第2張作為加強版。
由此可知,未來實支險不再是過去買第2張、第3張等於加倍給付的概念,而是在原有的保障基礎之上,疊加涵蓋範圍更廣的保障內容,這樣一來,不管是對於保險公司或消費者都會是更有利的走向,也能杜絕道德危險。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向南台震災救難英雄致敬 承諾提供事故關懷慰問金 免除救難英雄後顧之憂南台震災隨著搜救進度進展,搜救現場許多救難英雄不顧自身安危日以繼夜投入救災工作,甚至於2月10日傳出... | 市場訊息 國泰金控:攜手螞蟻金服站上互聯網金融的趨勢浪頭國泰金控旗下子公司-國泰人壽與國泰產險於9/14董事會通過國泰財產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大陸國泰產... | 市場訊息 元大金控:致力捐血公益 連四年獲頒績優團體表揚元大金控每年定期舉辦集團捐血活動,連續投入9年,累計捐出逾14,000袋熱血,展現關懷社會不落人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