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最近「商保補位健保」變成熱門話題,甚至被視為挽救健保財務危機與照顧健保弱勢的一線生機。
其實,「健保只提供基本保障而且給的越來越少、限制越來越多,買醫療險才能補健保的不足,」早已是業務員慣用的話術,民眾也早已了解健保不可能包山包海,必須靠自己多買些醫療險。換句話說,保險業、保險業務員早在健保推出時, 就已朝這樣的方向設計、銷售保單,民眾也早已學會用醫療險補自己健保保障的缺口。
因此,如果我們的官員或相關團體呼籲的「商保補位健保」是指用商業醫療險補健保不足的話,這樣的訴求基本上並無意義, 因為既然是「商業」保險,除了合乎法令規範就靠精算成本控管, 只要可行, 保險公司豈有不賣的道理?民眾如果自覺有需要、預算也許可,自然就會買,何須各方基於解決各自的問題大聲疾呼?又何須大動作透過各種管道「發聲」徒招外行指導內行之議,若被認為是以官壓民更不足取。
除非官員與立委說的「商保補位健保」是指建構制度面的全面補位,而非碎片式的回應高聲量族群的訴求。
商保醫療險民國五十六年開辦,比健保的八十四年早了二十八年,兩者本非基於互補考量。後來提供基本保障的健保,確實讓民眾看到醫療保障的不足,因而帶來商業保險商機,不到三十年業務成長超過二十倍,迄今全國民眾持有的商保醫療險超過八千萬張,但是即使每人平均持有三張以上,仍有超過七百萬民眾因為不想買、買不起或買不到而沒有商業醫療險,而這些狀況在全民健保都不會發生,這也是必須自負盈虧的商業保險與有政府撐腰的政策保險最大的不同。
如果商保補位健保的目標是讓「全民」擁有多於現有基本保障的健保, 而非照顧「個案」的話,那麼我們需要的是由保險公司參與的第二層健保。
商保能為健保制度效力的是人才與經驗,而非放寬或放棄始終遵循的保險法令與原理原則。要商保接受帶病投保?住院醫療可以理賠未住院?別鬧了!防疫險的經驗告訴我們,不該退的原則一步都不能退,否則即使沒有掉入深淵粉身碎骨, 也必然傷痕累累難以復原。
|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友邦人壽:友邦保險集團三度蟬聯百萬圓桌會會員人數排名全球第一友邦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友邦保險」或「本公司」;股份代號:1299)今天公佈,友邦保險創下空前佳績,... | 市場動態 出口連14黑 內陸運輸、貨物運輸險雙雙衰退財政部昨(11)日下午公布3月海關進出口統計數據,年減約11%,已連續14個月出現衰退,主要受到國際... | 財產保險 車體險賠很大? 讓保險公司頭痛的10大車款開車飆速享受快感,後果除了收到超速罰單,還可能影響車險保費!駕駛人超速,肇事機率相對高,對保險公司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