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醫療、健康保險
外溢保單怎麼選?掌握兩大重點,不怕買錯!
文/編輯部 |《現代保險》雜誌 | 2023.07.04 (新聞)

2016年是台灣外溢保單元年,第一張具外溢效果的醫療險問世。2016年全台僅4家壽險公司推出5張外溢保單,累計銷售件數3.6萬件,初年度保費收入僅9,000萬元。

隨著國人健康意識抬頭,保險科技化發展日趨精進,加上這幾年疫情助長運動風氣,外溢保單開始大受市場歡迎。

根據最新統計,截至今(2023)年第一季,已有12家壽險公司推出176張外溢保單,新契約銷售件數達27萬件,較去年同期成長24%,初年度保費收入達46億元,大幅成長45%。若和外溢保單元年(2016年)相比,保費收入成長高達501%,超過五倍。

外溢保單的蓬勃發展,不過是近幾年才發生的事,對大部分的消費者來說,外溢保單的回饋機制,依然還是很創新的保險商品設計。

不論是透過運動、健檢或其他健康管理數值,對保戶來說,外溢保單就好比保險公司設定任務,並透過外溢回饋,鼓勵被保險人主動破關,而破關後的獎勵各有不同,消費者可依據偏好,選擇喜歡的回饋結果。

舉凡具有外溢效果、可以達到健康促進功能的保單,都算是外溢保單;在這麼多種類型的外溢保單商品中,如何挑選最適合自己的商品?可從兩面向思考。

【1】依保單回饋機制

以目前市場來看,外溢保單的保單回饋機制,大致可分為「現金回饋」、「保費折減」、「保障增額」三大類,即當年度以運動、健檢或其他健康管理數值達標,依保單回饋機制設計的不同,次年度即可獲得現金、保費折減、或保障增額的回饋。

民眾應優先檢視自身保障的缺口,選擇符合自身保障需求的保險商品,再依據保單的外溢回饋機制,思考自己希望透過外溢機制,達到「強化保障」或「保費折減」,進而去做選擇。

【2】依保單外溢類型

就目前最常見的三大類型外溢保單「健走型」、「健檢型」、「健康管理型」,消費者投保前,可思考哪一種設計比較貼近自己的生活型態。

舉例來說,假如平常就有運動或走路習慣,「健走型」外溢保單就比較符合自己實際的生活方式,對於保單設計的回饋條件,也相對容易達成,因此相較其他類型保單,「健走型」更適合本來就有運動習慣、或有意願培養運動習慣的人。

 

更多精彩完整文章,都在已出刊的7+8月號《現代保險》雜誌!

 

延伸閱讀:

外溢保單有多夯?新創AI、超商、運動用品…都加入戰局!

外溢保單哪裡好?保戶現身說法

 

 




編輯推薦
人壽保險
景氣壓不垮台灣壽險業
自從全球景氣陷入低檔徘徊以來,世界各國的經濟型態無不跟著起了一輪新的轉變。而與國際接軌日深的台...
市場訊息
三商美邦:提供馬勒卡颱風受災保戶相關措施
面對颱風連續侵台,三商美邦人壽除提醒社會大眾做好防颱準備,留意自身安全外,針對馬勒卡颱風已啟動相關保...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因應花蓮地震災害 新光人壽啟動「新光防災五保」保戶關懷服務
花蓮今日(4/3)上午7時58分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台灣各地明顯有感強烈搖晃,新光人壽第一時間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