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財產保險
3年期產險健康險 最快11月上路(詳全文)
文/楊佳真 | 2015.10.27 (新聞)
去(2014)年台灣產險簽單保費收入1,300億元,與壽險業新契約保費2兆6,000億元有懸殊的差距。產險公會今年以爭取3~5年中期保單為目標,金管會日前已在研擬開放3年期產險健康險與傷害險,因與壽險業有明顯區隔,預估首年簽單保費大增30億元。
台灣產險業過去曾為了配合銀行貸款,推出20年的火險保單,但已於2002年停售。目前產險業只能銷售1年期的傷害險、醫療險,未來開放3~5年中期保單後,保費比壽險的終身險更便宜,且不必年年投保,大大減輕保戶的困擾。目前,每年產險健康險保費約16億元,傷害險約140億元,產險公會理事長戴英祥更期望車險、火險等也能推出3~5年期的保單,預估每年簽單保費可從1,300億元擴大為3,000億元。
國外許多大型保險集團都是靠產險起家,因此規模比壽險大,戴英祥認為,產險不應該是賠錢事業!華倫巴菲特也投資產險公司,而安達保險(ACE)今年更以283億美元併購丘博保險(Chubb),等同每股以124美元併購原股價60~80美元的丘博。
戴英祥表示,台灣產險業者收的保費僅正常保費的20%,目前台灣產險保費與壽險保費相比是1:10,而國外因健康險和傷害險主要由產險銷售,且不限定1年期,因此產壽險呈現1:2或1:3的趨勢,而台灣產險保費收入又與承擔風險不成正比。產險業長久受保經代擺布,失去自己核保及訂定保費的專業,再加上業者彼此削價競爭,產險業的營收絲毫沒有起色。今年重創台灣的蘇迪勒颱風,造成產險業超過34億元的賠款,保費收入竟然不夠賠付,必須通報保險局動用重大事故準備金。
據了解,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已指示保險局與產險公會一同研擬3年期保單的可行性和配套措施,預計最快11月底前宣布鬆綁。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兩則新聞告訴你 做善事不能改變命運 知識才能古今中外,勸人為善的故事比比皆是,但很多事情,不是做善事就能改變的。去(2018)年12月兩則新聞,... | 財產保險 食安問題多 產品責任險難理賠
大統、富味鄉油品連續出包,重創消費者食安信心,儘管這兩家廠商都有投保產品責任險,但是廠商蓄意混... | 市場動態 投保4.7億元台幣的舌頭和330億元的美腿
日前英國的科斯塔咖啡公司為首席品嚐師詹納羅的舌頭投保了1千萬英磅的保險,這個折合台幣約4.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