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自媒體網路行銷 打通保險客源新渠道?
文/鄭伃家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3.07.01 (月刊)

時下的年輕人被稱為「滑世代」,日常生活離不開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透過這些行動裝置,他們就能輕鬆開啟與世界的連結,進入龐大無邊界的網路虛擬世界,並在短時間內獲得所有需要的資訊、與各地不同領域的人展開互動。

網路世界帶來龐大的需求,更為各行各業開啟新的商機;正因為網路的傳播力與發酵速度之快,影響力非同小可,因此,能夠掌握網路流量的人,就等同擁有新媒體的話語權。各行各業趨之若鶩,期望靠著網路獲得更大效益,或成為意見領袖KOL(Key Opinion Leader),透過網路聲量發揮影響力。

而透過網路銷售,也成為數位時代下不可或缺的重要通路,電子商務儼然成為行銷新顯學,那麼,保險業是否也受到這股網紅、自媒體行銷的趨勢影響?

若從企業官方經營的角度來看,目前保險公司對於這類型的網紅式行銷、經營社群平台的投入,大多採取比較保守的態度,普遍僅針對企業形象、廣告宣傳這類型的方向著手;但如果從保險從業人員的角度,我們發現,有越來越多在第一線的保險業務員,開始自發性地透過社群平台經營自媒體,且這種「保險銷售結合社群媒體」的趨勢,已經開始悄悄升溫。

疫情趨動新思維 開拓客源新藍海

在過去,保險業務員大多藉由不斷和客戶搏感情,靠著越挫越勇的精神,積極創造與客戶的共同話題,獲得客戶的信任後,才有機會成功開啟銷售的機會;而這一套傳統的業務開發步驟,多半得靠業務員的「腳勤」,除了需要直接親自與客戶接觸,也得具備不怕被拒絕的精神,才有可能辦到。

不過,受疫情影響,除了主管機關放寬視訊投保規定,也有許多善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保險業務員,開始把維繫客戶感情與陌生開發的工作加以創新,開創了新的客源管道。

入行三年的保險業務員小A,經營IG自媒體兩年多,已累計超過二十萬名粉絲。「我剛開始在IG利用圖卡的方式創立自媒體時,那時候幾乎沒什麼人這麼做。」小A加入保險業時,適逢疫情嚴峻之際,他說,如果按照傳統的業務開發方式,根本很難有效拓展業績。

本身就是IG重度使用者的小A,平時都會利用IG轉發分享一些保險知識,但都過於零散,效果有限。因此,他決定藉由經營IG,透過定期發布保險專業知識的圖卡,用簡單明瞭的方式,吸引不少同樣是IG高使用率的年輕粉絲,小A表示經營至今,每個月至少幾十組的客戶私訊諮詢保險問題,最高紀錄一個月曾有近百組客戶。

透過經營自媒體,藉由網路拓展新的銷售管道,可說是完全顛覆了傳統「拉保險」、「人情保」的模式。小A認為,年輕人對於過往「人情保」的業務招攬模式,較為反感、也不信任,因為出生在網路世代的年輕人,從小就知道如何自行上網找資料,對於有疑問的事情,也是第一時間Google,對於業務員提供的保險規劃,也不會無條件全盤接受,反而可能找第三方諮詢分析後,才會進一步考慮是否要投保。

自媒體增加曝光 透過網路增員 非難事

經營自媒體,不但有機會開啟銷售新客源,也有機會開拓增員管道?保險業務員小C就是其中一位。

已擔任業務員多年的小C,過去曾經營部落格,也會在部落格上分享和保險知識有關的影片或文章,但效果並不顯著;直到疫情期間,她有機會重新思考,自己花時間經營的部落格,究竟想要帶來什麼結果?

「希望民眾看我的影片時,能被我所從事的行業吸引。」業務員小C瀏覽網路上各種保險相關的影片後發現,幾乎所有的影片都在分享保險資訊,唯獨缺少組織增員的議題,因此,她決定專注在增員的元素和內容,把自媒體定位成以「保險增員」為主軸的平台,並開始在YouTube頻道上分享各種成為業務員可能會遇到的疑問和困擾,以自己多年從事業務員的實戰經驗為觀眾解惑。

小C將自媒體定位成保險增員頻道後,開始吸引對做保險有興趣的人上門詢問,線上自媒體的網路聲量也延伸到線下,就連剛進入保險的新進同業,也會把自己遇到的困難向她請教。

「目前透過影片主動來找我聊或是面談的人,一個月大概有十幾到二十個左右。」小C透露,透過網路自媒體經營增員後,逐漸找到不少適合的夥伴進入團隊,且由於社群平台的經營不受地域空間限制,還有外縣市的民眾特地主動前來諮詢,最後透過她的轉介,成功加入保險業。

創自媒體經營個人品牌 慎記「不踩雷」大原則

經營自媒體開拓客源,看似是業務招攬的新藍海,也是最能吸引年輕世代目光的媒體管道,然而,在競爭激烈的保險業務市場,並沒有太多的業務員積極投入自媒體經營;也有業務員私下表示,主管規定不可在網路上攬客,公司也不鼓勵業務員自己經營平台。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保險業的特殊性。

保險業是特許的行業,扮演著社會中核心支柱的角色。透過收取保戶保費並履行保險契約責任,讓保戶可以分散風險、保護財產、維護生活穩定,因此在銷售時更受到相關法令的嚴格限制(例如:保險業招攬廣告自律規範、保險業務員管理規則),以保障民眾的消費權益。

為避免民眾被誤導,主管機關也訂定「保險業廣告招攬自律規範」,規定保險業務員不能在網路上從事特定商品的招攬銷售,包括比較特定商品優劣、發送未經保險公司核定的廣告,或採用限時限量的飢餓行銷等。

經營自媒體新渠道 把流量變業務量

然而,儘管主管機關對保險業務員的網路銷售行為立下重重限制,但在不觸犯招攬規則紅線的前提下,透過個人平台展現專業,藉由自媒體打造個人品牌,確實是業務員開啟新銷售渠道的選項之一。

不過,經營自媒體看似門檻低,但絕對沒有想像中容易。尤其保險是一門專業,是需要考取證照才能從事的工作,若只是譁眾取寵在網路上博得關注,絕對不是做業務的長久經營之道。

因此,在決定經營自媒體之前,除了具備保險專業知識,若要從眾多社群平台脫穎而出,必須先思考自己的「品牌定位」,包括在自媒體上的個人形象設定、目標受眾群體,在企劃內容方向時,也要思考在自媒體氾濫的資訊爆炸時代,如何能持續吸引大眾的目光,傳達正確且能夠幫助民眾的內容,如此一來,才能進一步累積閱聽眾,成為有內容的保險自媒體。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在不踩法規地雷的前提下,透過提供潛在客戶有興趣的正確保險資訊,建立信任感,讓民眾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找到自己理想的保險專業協助。

保險業務員經營自媒體 千萬不能踩的五大地雷

●不能公開討論、比較特定商品優劣

●不能以限時限量、誤導消費者等方式公開招攬客戶

●不能在網路上發表自製文宣或未經保險公司同意張貼的保險商品 DM

●不能使用或暴露客戶個資

●不能提到投資、獲利、利息、利率等相關訊息

資料整理:《現代保險》雜誌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國健署:定期口腔黏膜檢查 降2成6死亡風險!口腔癌男性比例高 預防更勝治療
口腔癌在我國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皆列居第4名,讓臺灣男性聞「癌」色變。依據國民健康署108年癌症登...
財經時勢
不當飲食提高罹癌機率 防癌險不可少
研究顯示,成人每天吃下1包「大薯」,罹癌風險比不吃的人高出500倍!澱粉類製品經120度以上高溫油炸...
市場訊息
保誠人壽:新推智能健康管理App 「Pulse 跳動生活」提倡健康與保障
英國保誠集團秉持「幫助人們成就想望」的宗旨,致力於提供更貼近客戶需求的各項服務,在提倡健康與保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