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喧騰一年多的防疫險之亂將正式落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CDC)昨(9)日宣布,自3月20日起COVID-19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將免通報、免隔離,由5+n改為0+n自主健康管理。消息一出,不少民眾關心,「防疫險還有理賠嗎?」
「防疫險的理賠是依照契約條款規定,也就是醫師診斷確診為『法定傳染病』就可以理賠。」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防疫險的理賠與否完全是按照保單條款規定,因此,未來防疫險的理賠與否,關鍵在於「CDC是否更改法定傳染病的定義」。
林志憲解釋,假如未來CDC將「COVID-19輕症」排除在法定傳染病之外,認定「COVID-19輕症」不再屬法定傳染病,那麼根據保單條款,防疫險自然不需要理賠。不過,他表示相關細節還需與CDC確認,3月20日前會有定案。
而產險公會於今(10)日稍早發布新聞稿表示,由於CDC今日已對外說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病例定義將於3月20日調整,未來確診者「出現肺炎需氧氣治療或其他併發症,因而住院或死亡者」且須符合檢驗條件,才算確定病例。也就是說,未來「COVID-19輕症」不屬法定傳染病範疇,依照條款規定,保險公司依約不予理賠。
倘若未來「COVID-19輕症」不再被列入法定傳染病,那麼將可緩解產險業者的理賠壓力。
據統計,截至今(2023)年2月底,防疫保單的理賠金額已累計逾2,530億元,迫使6家產險業者陸續申請增資,包括國泰、中國信託、富邦、新安東京海上、和泰與兆豐,合計增資1,045億元,而新安東京海上日前再申請追加80億。
除了理賠金額創下驚人數字,理賠的申訴案件也居高不下。根據評議中心統計,2022年第4季申訴案件,高達91.3%來自於銷售防疫險的產險;其中,產險理賠類的爭議又以「遲延給付」為主,將近6成,也就是說,在防疫險理賠爭議當中,10件有6件是保險公司給付理賠金速度太慢而引發民怨。
如果未來確定COVID-19輕症不再屬於法定傳染病,依照目前確診數已突破一千萬、輕症比例高達99.5%的情況下,3月20日之後,可望為這一場長達1年多的防疫險之亂,畫下句點。
延伸閱讀:
拚防疫險止血!「虧損轉嫁其它險種?」施瓊華:相信產險業不會這樣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1年09月24日
金管會:保障型保險商品平台已上線 網路投保新... | 市場訊息 和泰產險:交通意外事故頻傳 檢視保障再上路國道接連發生遊覽車和客運重大車禍,台鐵也連續發生出軌意外,和泰產險建議民眾,不論是日常通勤、商務差旅... | 市場訊息 遠雄人壽:2015年癌症家庭子女獎助學金 即日起開放申請
遠雄人壽已連續第五年與台灣癌症基金會攜手舉辦「一個鼓勵‧愛的希望─癌症家庭子女獎助學金」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