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拍板定案 保單死亡保障最低門檻出爐
文/梁惠閔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9.11.04 (新聞)
【本文重點】討論許久的保單死亡保障比率終於拍板論定,未來15到30歲的死亡保障比率門檻是190%。對民眾造成的影響,就是明年7月1日起,要多花保費在保障的部分,此舉會降低保價金的累積速度,延後解約退場的時間。

 

為導正壽險業大量賣儲蓄險,卻造成民眾壽險保障不足的不良風氣,保險局計畫拉高死亡保障比率,壽險公司努力爭取調降空間,一直與保險局商討中。日前,保險局終於拍板敲定死亡保障對應保價金最低門檻,15至30歲身故保障至少為190%,預計明(2020)年7月1日上路。

保險局近日已召集壽險公司討論「人身保險死亡給付對保單價值金最低比率」方案。由於保險局在最初方針對儲蓄險的保障門檻,15~30歲死亡保額必須是保價金或投資型保單帳戶價值的250%,31~40歲是200%,41~50歲是175%,51~60歲是140%,61~70歲要130%,71~90歲是105%,91歲以上才是100%。

不過,壽險公會召集業者討論後,希望爭取調降門檻,即15~30歲的門檻降為175%、31~40歲降到155%等,認為這樣的比例已能提高保障要求,對保費的衝擊也不至於太大。但金管會一直未同意。經過幾個月的商議,保險局終於拍板定案,15~30歲死亡保障為190%,91歲以上死亡保障不可低於100%。

明年7月後想買儲蓄險的民眾都會受到影響。以每萬元身故保額一年保費大約是100~200元,每多10萬元保障,一年保費就是約繳1千多元。按保險局解釋,就像保戶一樣是繳80萬元,過去買的是100萬元的保障,但未來新方案則可買到140萬元保障。

只是這樣將降低保價金的累積速度,保價金累積到超過總繳保費的時間會拉長。民眾還是可以透過保單累積保價金,只是在未來儲蓄成分降低,保障成分提高後,民眾不能再像過去3至6年期滿,保價金就能高過總繳保費而解約離場。

 

延伸閱讀:

擺脫儲蓄標籤 利變保單轉攻純保障!

投資型保單FYP10年翻漲198% 壽險公會:儲蓄險將大幅減少

 




編輯推薦
財產保險
太陽大、雷諾汽車融化 車體險怎麼賠?
最近義大利室外氣溫高達37℃,當地旅客目擊,一輛雷諾汽車在烈日曝曬下像冰淇淋遇熱脫落融化,塑膠後保險...
市場訊息
南山人壽:教戰年終獎金放大術 結合保障與資產配置 創造穩定退休收入
新的一年到來,上班族即將領到期盼已久的年終獎金,根據104人力銀行發布2022年終大調查(註1), ...
財產保險
員工涉內線交易 員誠險賠不賠?
今(2015)年3月宏碁爆出內線交易案。公關處長兼發言人汪男於高階主管會議上得知前年第三季宏碁單季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