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財經時勢
拍板定案 保單死亡保障最低門檻出爐
文/梁惠閔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9.11.04 (新聞)
| 【本文重點】討論許久的保單死亡保障比率終於拍板論定,未來15到30歲的死亡保障比率門檻是190%。對民眾造成的影響,就是明年7月1日起,要多花保費在保障的部分,此舉會降低保價金的累積速度,延後解約退場的時間。 |
為導正壽險業大量賣儲蓄險,卻造成民眾壽險保障不足的不良風氣,保險局計畫拉高死亡保障比率,壽險公司努力爭取調降空間,一直與保險局商討中。日前,保險局終於拍板敲定死亡保障對應保價金最低門檻,15至30歲身故保障至少為190%,預計明(2020)年7月1日上路。

保險局近日已召集壽險公司討論「人身保險死亡給付對保單價值金最低比率」方案。由於保險局在最初方針對儲蓄險的保障門檻,15~30歲死亡保額必須是保價金或投資型保單帳戶價值的250%,31~40歲是200%,41~50歲是175%,51~60歲是140%,61~70歲要130%,71~90歲是105%,91歲以上才是100%。
不過,壽險公會召集業者討論後,希望爭取調降門檻,即15~30歲的門檻降為175%、31~40歲降到155%等,認為這樣的比例已能提高保障要求,對保費的衝擊也不至於太大。但金管會一直未同意。經過幾個月的商議,保險局終於拍板定案,15~30歲死亡保障為190%,91歲以上死亡保障不可低於100%。

明年7月後想買儲蓄險的民眾都會受到影響。以每萬元身故保額一年保費大約是100~200元,每多10萬元保障,一年保費就是約繳1千多元。按保險局解釋,就像保戶一樣是繳80萬元,過去買的是100萬元的保障,但未來新方案則可買到140萬元保障。
只是這樣將降低保價金的累積速度,保價金累積到超過總繳保費的時間會拉長。民眾還是可以透過保單累積保價金,只是在未來儲蓄成分降低,保障成分提高後,民眾不能再像過去3至6年期滿,保價金就能高過總繳保費而解約離場。
延伸閱讀:
投資型保單FYP10年翻漲198% 壽險公會:儲蓄險將大幅減少
| 編輯推薦 | ||
健康醫療百科 視障者新希望!幹細胞技術修復視網膜失明患者重見光明新希望!台北榮民總醫院與交通大學、陽明大學以及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合力研究多年,... | 投資理財 三分鐘測出你的投資STYLE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想投資?先了解自己的個性是屬於保守型?穩健型?積極型?還是有點... | 調查&排名 極端氣候風險成常態?保險損失年增逾十七%極端氣候事件頻率、強度加劇,讓全球保險業損失持續攀高!根據瑞士再保Sigma統計,去(二○二四)年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