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食藥署:小兒腸胃炎「藥」注意
資料來源:食藥署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2.09.29 (新聞)

秋冬時節,正是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感染之好發時期,其中常伴隨著上吐下瀉症狀,常讓家長焦頭爛額、無所適從。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 提醒民眾,應謹記下列四點,正確給予幼童妥善照顧。

一、瞭解引起上吐下瀉之原因:上吐下瀉是身體健康出現警訊的一種症狀,必須瞭解發生之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因此,當幼童出現不明上吐下瀉時,應立即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疾病之治療。

二、適時補充水分: 病毒性腸胃炎之治療重點在於避免脫水,急性期可先短暫禁食,讓腸胃得到足夠的休息,再逐步以少量多餐方式,給予易於消化的食物,如:吐司、粥。重要的是,應讓小孩持續補充適當水分,亦可至藥局購買口服電解液,以維持身體水分及電解質之平衡,避免發生脫水。另外不建議飲用市售運動飲料,以避免攝取過多糖分,讓腹瀉加劇。

三、正確使用藥品:針對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病毒性腸胃炎,目前並無專門的治療藥品,臨床上以支持性療法為主,重點在緩解症狀、避免脫水。因此,使用醫師開立之藥品,應確實遵照醫囑及藥袋標示使用,切勿為了讓小孩完全止吐或止瀉,而過量使用藥品,可能反而造成不良反應之發生。

四、妥善清潔 : 病毒性腸胃炎具有傳染性,可透過糞口傳播,例如與病人分享食物、接觸病人的嘔吐物或排泄物等。因此,病人的嘔吐物及排泄物,應小心處理,避免汙染周遭環境,並且可使用適當稀釋後之漂白水,適時清潔與消毒被污染之環境,其他同住家人應勤洗手,尤其是進食或準備食物之前,以避免交叉感染。
食藥署提醒,家中如有孩童出現上吐下瀉症狀,應先了解原因,並注意補充水分與電解質,醫師開立之藥品,應確實遵照醫囑及藥袋標示使用,如有不了解藥品使用方式,可諮詢藥師,以免導致藥物不良反應。

 

 

 




編輯推薦
調查&排名
96年全台外籍配偶人數已達40萬
根據內政部統計指出,96年全台有13萬5,041對新人步入結婚禮堂,其中有2萬4,700對的另...
市場訊息
國健署:「別讓小暑成中暑」 長輩宅在家 3招預防室內熱傷害
7月7日時節進入24節氣的小暑,天氣逐漸炎熱,臺灣宛如熱騰騰的燒番薯。在各地天氣晴朗,中央氣象局連續...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12年力挺澎湖花火節 回饋在地文化 打造永續經濟未來
新光人壽深耕台灣逾一甲子,保戶遍及全台,秉持回饋在地文化,兼顧活絡地方經濟並促進永續發展,新光人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