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在嬰幼兒的早期認知與語言發展中,聽覺佔有極重要的角色,而新生兒聽力篩檢是早期發現聽力障礙的最佳方法,國民健康署自101年起全面推行的新生兒聽力篩檢至今已邁入第10個年頭!在各醫療機構的努力下,110年有15萬6,876個出生寶寶接受聽力篩檢,篩檢率達到98.9%,其中,發現810位有聽力受損的寶寶,均予以轉介後續療育服務。
避免新生兒聽力障礙 早期篩檢是找回有「聲」世界的關鍵
先天性聽損的嬰幼兒能在出生3個月內診斷出來,而在6個月前,就開始配戴聽覺輔具與接受聽語療育,將來就可以達到接近正常之語言和身心發展。由於輕度、中度聽障的嬰幼兒不容易被發現,加上寶寶自己不會表達,又無明顯語言溝通的障礙,故經常被忽略,因此,利用新生兒聽力篩檢以早期發現早期療育更為重要。
國民健康署提醒家長,新生兒聽力篩檢如未通過,先不要緊張,請儘快帶寶寶至醫院進一步做診斷性的檢查,才能確認是否有聽損、聽障情形,並評估其嚴重程度,醫師會依據個別情況,建議進行聽語治療及復健等療育或配戴助聽器、人工電子耳等輔具。目前全國有318家醫療院所提供新生兒聽力篩檢、59家醫療院所提供新生兒聽力確診服務,如需相關訊息可上網查詢(https://reurl.cc/vWgrkl)。家長一定要把握寶貝聽語發展的黃金時期,及早讓寶貝接受新生兒聽力篩檢,及早進入療育,帶寶貝進入有「聲」世界!
新生兒聽力篩檢通過 平日多留意 3-4歲可再做一次篩檢
由於新生兒聽力篩檢通過後,並不代表終生沒有問題,部分孩子會因為遲發性聽損或中耳炎、外傷、腦膜炎、感染等因素造成聽力受損,因此仍要請家長多留意孩子聽力狀況,國民健康署提醒家長們,平日可透過「兒童健康手冊」出生至2歲的「聽力簡易居家行為量表」檢視及觀察寶寶對聲音的反應及語言的表現,另外如果發現家中精力旺盛3-4歲小孩,看似健康但講話慢、發音不標準、對父母的呼叫若有若無的反應,家長應盡快帶孩子至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檢查是否有聽力問題,避免錯失學習語言的先機,只有早期發現幼童的聽力障礙,予以適當的治療和復健,才能降低聽力障礙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宏泰人壽:持續推動經濟弱勢保戶借款優惠利率方案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宏泰人壽關懷經濟弱勢保戶需求並響應主管機關政策,持續推動經濟弱勢保戶借款優惠利率方... | 市場訊息 台灣人壽:員工參與「阿龍陪你愛很大」募款義賣會 董事長任一日店長為「點燃生命之火」出力募款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灣人壽」)於今(21)日自發性號召全體員工,在中國信託金融園區的台... | 市場訊息 兆豐銀行:機器人理財e把兆 打造安心退休方程式台灣已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退休準備儼然已成為重要的議題,對於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打亂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