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保單「亂升息」勒令停售!這20張利變型保單全數下架
文/張秋蓮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2.08.19 (新聞)

金管會對壽險業大規模開罰!受美國升息效應影響,多家壽險公司相繼調高宣告利率,順勢拉抬利變保單銷售熱度,卻誤踩紅線,昨(18)日金管會大動作勒令13家壽險公司共20張商品即日起停售。

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指出,經抽查發現13家壽險公司的利變型保險商品,涉及將同業競爭、市場預期的利率趨勢作為宣告利率考量因素,及宣告利率公式參數設定未具體等缺失,因此勒令商品下架停售、保險商品簽署人員記點處分。

13家壽險公司為元大、友邦、中國、台新、台灣、宏泰、南山、第一金、國泰、富邦、遠雄及臺銀人壽(如附表),以及先前已自行將商品下架的全球人壽;至於20張停售商品,除了台新人壽金豐盛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已先於4月底勒令下架,其餘19張商品即日起停售。其中,又以元大、富邦被停售3張影響最大。

由於近來利變保單宣告利率問題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此次金管會大規模開罰利變型保單,不免讓人懷疑是否有「針對性」、或是鎖定「銷量最好」的保單進行開鍘?對此,張玉煇否認,他解釋保險局原本就有一套抽查機制標準,這次開罰只是例行性的「抽查」,並非大規模普查;也就是說,未來還是有可能會再抽查到利變保單。屆時,若此次開罰的13家保險公司再犯,絕對會考量情節加重處罰,但他也表示希望不會發生這樣的事。

雖然大動作對壽險公司處分,張玉煇強調此舉並非為了阻止業者提高宣告利率,而是希望能確實改善,建立穩健的宣告利率政策。

消費者購買利率變動型商品,必須留意,利變保單本質仍為保險商品,宣告利率並非保證利率,此外,宣告利率雖有高低,但消費者不應以宣告利率作為購買標準,若要提前解約,要收解約費用,保戶可能拿不回全部所繳的保險金額,另外,給付幣別為外幣的利變保單,仍應注意匯率風險。

 

延伸閱讀:

央行升息!這2種保單影響最大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國健署:「粉紅10月 10萬婦女來篩檢」 老闆挺員工!揪團20人乳攝車可至職場服務!
 乳癌是女性健康的重要議題,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女性終其一生每12人就有1人可...
市場訊息
希債歹戲拖棚 待提交新方案
受希臘債務危機仍充滿不確定性的利空襲擊,歐美股市周二雙雙大跌,歐元區最高決策官員周二召開緊急會議,認...
財經時勢
要保人比被保險人先走 保單要課稅
許多人以為把錢放在保單裡就不用被課稅,事實上未必,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指出,保單價值是要保人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