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公勝保經:勞動節自己的退休自己救
資料來源:公勝保經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2.04.28 (新聞)

通膨的壓力日增,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今年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3.27%,來到近10年新高。對於想要安穩退休的人來說,公勝保經培訓總監林如喬提出建議,退休規劃首重目標是紀律,再來也必須考慮通膨問題,掌握退休理財二不三要的原則──「不能忽略通膨」、「不能重來」、及「退休趁早起步」、「拿出部分薪水強迫存」、「避開高波動理財商品」,才能有機會順利達成退休目標。

你想幾歲退休呢?根據勞動部統計,國人平均退休年齡為63歲,若想未來退休有足額的生活費,除了需要提前做退休準備,更要注意通膨是否會侵蝕到退休金。通膨的威力有多大?只要每年2%的通膨,35年後,資產價值縮水一半。換句話說,當你以為退休金存1000萬可能夠用,但在通膨影響下,35年後的貨幣價值僅剩下500萬,會不會不夠用?
以台灣為例,在不確定未來是否還有勞保老年給付的情況下,以勞退新制用勞工個人退休金試算表算一下,25歲的青年預計在63歲退休,起薪3萬元,每年薪資成長率2%,投資報酬率3%,工作38年後,每月只能拿到10,395元的勞退月退金,即使再加上有破產之虞的勞保退休金,可能連維持退休後的基本開銷都有困難,因此,民眾還是要靠自己,趁現在就要多存一筆,才能讓老後退休生活無後顧之憂。

公勝保經培訓總監林如喬認為退休規劃最重要心法有「二不政策」以及「三要」的原則,即是「不能忽略通膨」、「不能重來」、及「退休趁早起步」、「拿出部分薪水強迫存」、「避開高波動理財商品」。

該拿出多少薪水比例來做退休規劃呢?公勝保經資深行銷副總詹采蓁建議,不妨參考136原則來分配預算,以年薪50萬左右的年輕人為例的話,用來規劃風險保障,例如壽險、醫療險、意外險保障的年繳保費約為5萬元(收入1成)。其他的6成則作為生活開銷,剩下3成則可用來做退休儲蓄或投資。在理財商品的選擇,也要避免重壓在高波動風險的股票或ETF等工具上,因為報酬率起起落落,無法為資產創造穩健增值的效果,反而可能因為市場震盪,被洗出市場。

退休規劃因人而異,公勝保經培訓總監林如喬建議,相較於其他投資工具,保險商品具有波動度低、穩健增值的效果,且有多種商品都可以約定在一定年期後,進入年金給付,例如63歲後開始每年、每月領回一筆錢,作為退休後的現金流來源之一。至於險種的部分,則可考慮具有壽險保障的利變型壽險,在存退休金、累積資產的同時,也兼顧了家庭責任風險轉嫁,適合小資族或是夾薪族作為長期規劃退休之途。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元大金控:元大送暖 獎學金助清寒學子就學
元大文教基金會近期舉辦第三屆「元大清寒優秀人才獎學金」頒獎典禮,本次計有56名同學獲得補助,...
財經時勢
美元保單熱賣 去年銷量年增82%
新台幣升值8%以上,美元保單相對比新台幣保單便宜,買氣強強滾!據保發中心統計,去(2017)年全年每...
投資理財
善用夫妻相互贈與的節稅策略
夫妻在稅務關係上,可說是剪不斷,理還亂,如何在錯綜複雜的相關租稅規定上,妥善運用夫妻相互贈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