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位居全球第二大的日本產險市場,自一九九六年開始實施市場自由化改革政策後,已正式於二○○一年開放產險業者加入第三領域(Third Sector,包括醫療險、防癌險及個人意外險)的販售行列,在一片價格競爭白熱化、商品服務多樣化、金融整合、外商業者加入戰局、與大吹合併風潮之下,整個業界呈現出什麼樣的氣象呢?
據日本損害保險協會(Marine & Fire Insurance Association of Japan)公布的資料顯示,﹁二○○一會計年度﹂(至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止),由日本損害保險協會的二十八個會員公司所承作的﹁直接簽單保費,達八兆八千三百零五億日圓(含儲蓄型保險)﹂,相當於六百六十六億美元,較前一年度減降三%,為連續第五年的緊縮反應。
同時,相較於前一年度一千零三十六億日圓的稅後盈餘,二○○一會計年度卻因理賠準備提存巨幅增加與證券帳面價值隨股價狂瀉,竟產生高達一千五百四十八億日圓的稅後淨損,為自一九四七年至今,第二度出現稅後淨損的窘狀(上一次是一九九九年因實施新制會計稅法,而導致七百零七億日圓的額外稅負支出)。其中造成市場承保損失達一千四百九十二億日圓的主要因素,在於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所致的海外再保理賠金額巨幅增加三十二.二%。而因股價下滑所導致的證券貶值,則造成三千六百四十三億日圓的損失,使得淨投資收入劇降六十五%,成為一千四百一十億日圓。有關產險市場的相關整體表現數據,請詳見表一。
若依主要險種的消長狀況分析,則其保費收入與佔率狀況,略如表二所示,除了船體保險、任意車險、其他傷害險外,所有險種都呈現衰退之勢。其中火險因為新屋減少,使得保費收入在總投保金額提升一.七%之下,仍衰退四.八%。新車數量與投保件數雖然都成長了一%,但任意車險保費收入卻只成長○.七%,而強制車險更減少○ .一%。個人傷害險業務,則因儲蓄性保單買氣大幅衰退而銳減。船體保險則在費率走穩後,創下八年以來首次增長的紀錄。而海上與陸上貨物保險,則是景氣低迷、外貿蕭條之下的受害者。
值得注意的是,外商產險公司的佔率相較之下雖然仍微不足道,但其保費收入的成長速度,卻一直優於本地業者。截至二○○二年十二月止,日本產險市場共有二十五家外商公司參與運作,它們在二○○一會計年度,共達成直接簽單保費三千三百九十三億日圓的收入,其中業務量的最大宗為佔外商總業務量四十二.七%的個人傷害險,以及三十二.五%的任意車險,因此使得其市佔率提高○.三%,成為四.五%。
至於日本本土業者的海外分支機構為在海外經商的日籍客戶承作的產險,保費收入共成長了七.六%,達六千三百二十萬日圓。即便日本本土市場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購併風潮,二○○二年日商產險公司駐海外分支機構,仍從二○○一年的二百四十家,增加到二百六十七家。
綜觀市場狀況,產險市場的主要行銷管道仍是產險業務員,保費收入佔率約為九十一.三%,約較前一年度降低○.四%,其他還包括直效行銷所佔的八.五%,與代理人公司所佔的○.二%。
《資料來源:WIR 708/28 February 2003》
|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宏利投信:留意政策受惠產業 大中華股票展現投資吸引力在過去數季中國經濟放緩的消息主導市場後,中央政府加推積極刺激經濟措施,在2015年5月再次降準,是6... | 市場訊息 國科會:發現「痠」、「痛」大不同 神經醫學邁入精準治療新時代痠痛是「痠」還是「痛」?在臺灣,肌肉骨骼痠痛是醫療支出的第一名,但這類慢性痠痛往往難以有效被治療。為... | 人壽保險 利變年金熱銷 金管會要查
保險局今年10月初發文,限壽險公司3個月內改善利變年金佣金率高於費用率的情形,結果反而造成架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