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從SARS看事件行銷
文/黃品豪 | 2003.06.01 (月刊)

翻開報紙,舉凡勞退金制度、保險金定額免稅、地震、空難等新聞事件,都可以是壽險業務人員銷售保險的切入話題。而包括兒童節、勞動節、母親節等節日,也是幫客戶規劃某些特定險種的好時機。以目前全國籠罩在SARS陰影的情況下,身為一位壽險從業人員,該如何對客戶表現關心?進而從關心的出發點創造服務客戶的機會?

本期「頂尖高手秘笈」特別邀請了四位壽險業的菁英,要帶各位讀者從近期大家最關心的SARS話題來看事件行銷。

事件行銷,從關懷客戶做起

曾經擔任過九年高中職老師的南山人壽區經理林孟辰表示,「壽險行銷工作有九十%的時間是在開發與經營客戶,另外十%在做推銷。如何透過事件的發生,表達對客戶的關心、達到經營客戶的目的,繼而把握機會成交,是整個事件行銷的重點。因此在與客戶互動的過程中,切記勿給對方很商業化的感覺,也就是避免一見面就談保險,有時單純地先透過一通電話、一封e-mail傳達你的關心,則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對此,台灣人壽行銷企劃部經理許瑞珍則認為,「壽險業務員就像一位傳教士,要將風險管理的觀念傳遞給民眾,喚起他們的危機意識。只不過平時有些人對這些觀念很難接受,只有實際的案例發生時,他們才聽得進去。」舉例來說,在過去幾次保單預定利率未調降前,就有業務員提醒客戶保費可能會調高,但是總有人聽不進去,硬是要等到高預定利率保單要停賣時,才願意相信,這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因此,業務員如何在適合的時機,透過機會教育,將對客戶的關心延伸到保障的規劃上,正是事件行銷的精神所在。

用話題與客戶拉近距離

壽險行銷經驗豐富的宏利人壽資深處經理蔡采茜表示,「風險管理的觀念是平常與客戶接觸時就該建立的,而藉由事件或話題的產生時,可以再做一次提醒。以最近的SARS疫情為例,透過這樣的事件去關心客戶,無形之中可以拉近與客戶的距離。而在此時跟客戶談醫療險的保障,他們的接受度通常都很高。」

而由於SARS疫情的蔓延,民眾對於醫療院所能不去就避免不去的情況下,富邦人壽經理李崇真卻是積極地往診所裡頭跑。「平時做陌生拜訪時,醫生族群總是最忙、最難約訪,現在由於SARS的影響,診所的人潮減少許多,因此要約訪他們,相對容易。再加上醫生是SARS的高危險群,對於保險保障也有較高需求,現在拜訪他們是最好的時機。」

善用科技、展現活動力

對一位業務員而言,「活動力」絕對是影響業績好壞的關鍵因素之一。雖然目前因為SARS疫情嚴重,客戶免不了會婉拒業務員的拜訪與關心,但是對此,林孟辰表示,「善用資源與工具,就算客戶婉拒見面,也不會影響業務員的活動力。現今科技進步,舉凡透過電話、手機簡訊、電子郵件,甚至寄發自製文宣,都可以代替親自拜訪。尤其在目前的『抗疫』期間,站在第一線的醫生、護士等客戶幾乎是難以靠近,更是需要透過這些傳輸的方法,與他們保持聯繫、傳遞訊息。」

這段期間依舊照常拜訪客戶的李崇真則認為,「很多業務員因為本身心態或先預設客戶會拒絕見面的立場,而降低了活動力。除非是業務員、公司或客戶位處疫區,否則客戶避不見面的比例其實不高,反倒是有客戶找不到業務員服務。」不過在SARS疫情尚未被完全控制之前,推崇「防疫禮節運動」的李崇真則建議,業務員在拜訪客戶前,還是應該先做一些準備。例如隨時佩帶口罩、攜帶稀釋酒精(拜訪客戶前先自我消毒),或盡量與客戶約在通風或戶外場地見面。

提供客戶最新訊息,順勢做好保單檢視

為因應SARS對民眾所造成的影響,各保險公司也都提出了不同的因應措施,包括放寬投保、理賠標準限制、縮短等待期間、部分理賠加倍給付、發給慰問金等。蔡采茜就表示,「除了關心客戶的狀況之外,業務員可以藉機提醒客戶有關自身權益的資訊,例如客戶的保單法定傳染病理不理賠?公司推出了哪些新措施、新產品?順便幫客戶做保單校正,不僅給了客戶最實質的幫助,也為自己製造另一次服務客戶的機會。」在面對國人投保率已超過一四O%的保險市場,業務員透過某些事件、熱門話題的引導,從保單校正的服務中替客戶規劃第二張甚至第三張保單,的確不失為行銷的好方法。

而所謂「把握時機、才能開創商機」,不少保險公司也會針對特定事件或節日推出合適的保障計劃,例如在母親節推出婦女保單、在兒童節推出兒童保障計劃、針對交通意外事故頻傳推出特定交通意外事故加倍給付的傷害險等,也都是業務員可以善加利用的行銷工具。許瑞珍就表示,他們在SARS防疫期間所推出的行銷計劃,便是以服務行銷的觀念,所設計的一年期壽險與醫療險方案,除了提供業務同仁做為當前替保戶規劃SARS風險的工具外,也希望提昇業務員的拜訪量,藉此認識更多具開發潛力的客戶。因此業務員在事件行銷若能搭配公司特別規劃、設計的專案商品,針對目標客戶進行開發,則更能激發起客戶的保險需求。

傳遞正確防疫觀念,開拓職團市場

若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風險管理分為「事前的預防」與「事後的補救」兩部分。以SARS疫情為例,事前的預防便包括正確的養生與防疫觀念;而保險保障便是事後補救的方式之一。因此李崇真認為,「透過實際事件的引導,建立客戶正確的風險管理觀念,其實也是壽險業務員善盡『社會責任』的表現。」而分享職團開發經驗的許瑞珍則表示,「業務員可以利用大家對SARS尚未完全真正瞭解的同時,搜集整理相關資訊,製作成文宣或小手冊,到校園、企業等公司團體宣導正確的防疫觀念,順便說明各類相關保險的保障範圍,藉以創造開發職團市場的機會。」

事件行銷、創造雙贏

事實上,對於所謂的事件行銷,蔡采茜一直以「做自己該做的事」的態度來面對。「以九二一、九一一等事件的發生為例,基於關心的立場,業務員必須再次提醒客戶所可能面臨的風險。然後視客戶的需要,建議適合的保障規劃。」

李崇真則認為,「透過特定的話題或事件行銷,其實是給客戶再一次檢視自身保障的一次機會,也是給業務員再一次服務客戶的機會。」許瑞珍也贊同的表示,「事件行銷是讓客戶重新檢視保障需求、業務員爭取服務機會,因此可以創造出客戶、業務員雙贏的局面。」而林孟辰則認為,「任何的話題或事件,對業務員來說都不是商機,也不是危機,而是一種刺激,促使業務員與客戶保持聯絡、維繫關係。」

總之,不論case成交與否,壽險業務員若能藉由事件行銷的過程,與客戶建立好的關係,就不用擔心往後沒有服務的好時機。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反避稅浪潮 將衝擊我國OIU保單業務!?
本文重點:台版肥咖條款即將在2020年進行第一次稅務資訊交換,屆時...
財經時勢
開刀沒住院醫療險不賠 保險業者將被重罰
日前有民眾投訴,表示自己去醫院做手術,不需要住院,而無法獲得醫療險理賠,金管會得知後表示,早已向保險...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東北亞雙雄年迄今雙雙吸金逾90億美元 上週台股獲7億美元挹注
近期亞洲股市進入高檔震盪,國際資金對亞股連續幾週出現資金有進有出的現象,不過整體來看,仍以東北亞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