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2021上半年壽險FYP表現如何?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1.08.17 (新聞)

國內疫情警戒降到二級,但零星確診仍陸續傳出,儘管疫情管制措施逐步放寬,但大多數民眾仍傾向避免人與人的接觸。可以預期的是,業務員通路是否持續受到影響,不只考驗業務員的應變能力,更有賴各壽險公司的數位化投保措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年5月中旬宣布全國進入第三級警戒後,影響遍及各大產業,而仰賴面對面行銷的壽險業務員通路,業績大受影響!

根據統計,今年6月新契約保費收入(FYP)較去年同期下滑36%,其中,又以業務員通路衰退最多。在疫情爆發之前,業務員每月都有259億到408億元的業績貢獻,今年6月只剩175.4億元,占當月新契約保費不到3成,僅29.4%。

所幸,受惠於全球金融市場表現亮眼,美、台股持續創新高,投資意願熱絡,刺激民眾購買意願所致,今年上半年靠投資型商品撐腰,整體新契約保費仍有9.4%的成長率。投資型商品FYP為2,918.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472.4億元,成長率高達98.2%,其中又以投資型年金占大宗。而專賣投資型商品的公司,包括安聯人壽、法國巴黎人壽、安達人壽及元大人壽,都擠進上半年新契約保費收入前十大。

但如果只看「非投資型保單」的保費收入(包括利變型壽險與年金、傳統型壽險與年金、健康險與傷害險)今年上半年南山人壽以409億元位居第一,中國人壽以395億元排第二,富邦位居第三保費收入為358億元,國泰以251億元排第四,整體FYP排第10的新光,在非投資型保費則以200億位居第五,台灣人壽排第六,保費收入168億元,其他公司保費則都不到百億元規模。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2015富邦人壽管理碩士論文獎」徵稿囉!
為鼓勵臺灣優秀的校園管理菁英與企業間的互動,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主辦、富邦人壽獨家冠名贊助...
財產保險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強制車險科技理賠2.0全面上路
台灣汽機車普及雖高,但開車上路的未必是車主,產險公會理事長李松季首先提醒,強制車險的投保義務...
市場訊息
欣台保經:年終歲末建三帳戶 擁「三保」退休享三寶
欣台保經第18個通訊處~欣鑫處已於日前熱鬧開幕,欣鑫處處理經姜誌成在踏入保險領域前,是一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