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人壽保險
4步驟 快速檢視保單
文/何楷平 | 2014.12.01 (月刊)

台灣人愛買保險,平均每人就有二.三張保單。買保險時,業務員會根據保戶的個人需求,考量可能面臨的風險、能夠負擔的保費等條件,提供適當的保險規劃,只要善盡告知義務、按期繳交保費,未來發生事故時,就能獲得保障。

既然「有買保險,就有保障」,為什麼還要做「保單健檢」呢?

風險天天變 保障要跟上

「人在變,風險也在變。」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精算資訊組主任陳昌正指出,人的生活型態天天在變,隨著年齡、家庭結構、收入、負債等變化,面臨的風險也會不同。

「結婚、生小孩、換工作、買房子、離婚……,一定要做保單健檢。」磊山保險經紀人首席顧問李佳蓉認為,每兩年就應該檢視一次保單。

李佳蓉舉例,扶養一個小孩到成年,平均需要八百萬支出,就應增加八百萬保障;若買了房子,背負一千萬的房貸,也應增加一千萬保障。她強調,萬一發生事故,經濟條件好的人,或許還有能力去因應,但經濟能力有限的人,就應該把風險轉嫁到保險。

收入增加時,也是保單健檢的重要時機。陳昌正指出,當個人或家庭收入增加,生活品質提升,日常開銷也會隨之調整,所謂「保險不能改變生活,但可以預防生活被改變」,若要維持生活品質,即便事故發生,依然保有原本的生活水平,就應隨著收入的增加,提高保障的額度。

醫療費用轉嫁保險 就醫品質有保障

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健保制度改變,定期檢視保單,更攸關自身權益。今(二○一四)年七月全民健保DRGs「包裹式給付」第二階段上路,醫院預算受到限制,為了節省成本,醫生可能僅針對病患主要病症進行醫治,若想額外接受其他檢查,就必須自費;此外,住院天數也會被限制,病患尚未痊癒,可能就被要求提早出院,若想增加住院天數,也須另外自費。

「醫療技術好,人活得久,醫療支出就會增加。」南山人壽板橋直轄通訊處經理劉瑞敏指出,全民健保新制實施後,自費項目增加、住院日數縮短、復原期拉長、回診率提高,新的技術、醫材,都不在全民健保的給付範圍。

換句話說,醫療技術、健保制度,會隨著時代改變,新的風險可能已不在既有保單的保障範圍,未來的醫療支出也可能超過現有的保險金額,如果想要享有和過去一樣的醫療品質,就必須定期檢視保單,適度調整保障內容,以免保「錯」又保「不夠」。

保單健檢四步驟 

除了可以找信任的業務員幫忙做保單健檢,一般民眾也可以透過以下四個簡單步驟,為自己檢視保單:

1.我的需求是什麼?

「你最害怕發生的事是什麼?那就是你的需求。」劉瑞敏認為,釐清自身需求,是保單健檢的第一步。她強調,保險是針對個人需求量身訂做,有人怕老了沒人照顧、有人怕生孩子養不起、有人怕退休後錢不夠用……,而且人都會變,隨著不同人生階段,對各種風險的考量順序,也會跟著改變。

2.保障範圍對了嗎?

釐清個人需求後,就能開始檢視保單,以確保自己的需求有在既有保單的保障範圍內。若發現保障範圍不對,應盡早加買主約,補足風險缺口,或是就既有主約保單加保附約。

以長年期壽險保單為例,假設當初投保一千萬,但現在覺得兩百萬就夠了,就可以向保險公司辦理減額繳清,保險金額會降低,但不必再繳保費,保障期間也不會縮短。

3.保險金額夠了嗎?

保險金額越高,保費也會增加。「保額多少才夠,因人而異」,陳昌正認為,保險金額的多寡,和個人投保的目的有關。

以身故保險金為例,假設被保險人有家庭責任,保額就牽涉到「萬一不幸身故,多少錢才夠家人繼續生活」;若僅應付喪葬費用,保額可能一百萬就足夠。

若發現保額不夠,部分壽險保單允許保戶增購保額,可依投保時的費率,增加一定比例的保額,此外,也可直接另外加買新保單。

4.受益人是誰?

保險的受益人,是最重要卻經常被忽略的部分。「人生不同階段,你的責任、想要照顧的對象,可能都會改變。」李佳蓉舉例,單身時,受益人大多為父母;但婚後對家庭有責任,受益人就可以改成配偶;有了小孩,受益人可納入子女。同樣地,如果離了婚,受益人也要調整,才能把保障留給想要照顧的人。

瞄準風險 對症下藥

身體健康檢查,是為了及早發現健康問題,避免病情惡化。保險也是一樣,透過保單健檢,重新瞭解自己的實際需求,檢視既有保單的保障範圍是否健全、保險金額是否足夠,如此才能對症下藥,及早補足保障缺口,把保費花在刀口上,讓保險發揮真正的功能,以免風險發生時,繳了保費,卻沒有保障。

 

 

 

 




編輯推薦
退休規劃
退休想逍遙 何不考慮年金險
為退休做好經濟後盾,活到老、領到老的「年金保險」是最佳的工具之一,離退休還有20~30年的青壯族群,...
人壽保險
壽險安定基金提撥率 分四年調漲
為強化保險退場基金,金管會將分四年逐步提高壽險業的安定基金的平均提撥率到千分之2.1,並依資本...
市場動態
學習對價 看待金融商品不能太過樂觀
提到「寶來」,絕大多數人會想到「寶來證券」、「寶來期貨」,鮮少有人會將它與「保險」聯想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