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民國81年,財政部重新開放保險輔助人資格考試,並委託青輔會辦理。隔年,考試院對財政部舉辦這項考試的權限有所質疑,當時保險司表示,因首次開放參加考試合格者達1,800多人,實際申請執業登記人數卻不及10%,基於市場供需情形考量決定停辦,因此83年由考試院接辦這項資格考試。
但是就在今(93)年3月底,一封來自考選部,主旨為「為通盤檢討現行保險從業人員考試制度,有關該項考試可否回歸職業主管機關自行辦理,或由本部委託職業主管機關辦理」的公函,引起保險經代業者及為跨入執業領域的應考人士一陣震撼。推行10年有餘的國家考試制度即將改弦易轍?輔助人資格的國家地位就要不保?
業者希望維持現狀
繼3月29日現代保險金融理財日報一篇「保險經代人考試回歸主管機關自行辦理?茲事體大!」提到已經取得證照的從業人員,反應國家級考試不應淪為與保險業務員登錄考試相同的心聲後,保險經紀、代理人兩公會在4月中旬的理監事會議,也分別就此主題進行討論。會議中業者代表一致決議,避免地位遭矮化、證照變廉價,考試「應該維持現狀」。只是公會秘書私下表示,考選部提議的選項為「回歸職業主管機關自行辦理或由本部委託職業主管機關辦理」,不知道「維持現狀」的意見是否會被採納?
針對考選部發函一事,財政部保險司副司長陳惟龍表示,目前只是考選部建議而已,最終還是得了解業者的意願再決定。不過,他個人認為,「考試院因為要舉辦的考試很多,輔助人考試一年僅辦一次,若轉由保險事業發展中心或保險司或公會辦理,可比較機動性地舉辦考試,不受限於一年舉辦一次。而且不論由保險司、保發中心或公會舉辦,資格與專業度不會受到影響」。
然而,業者考量的似乎與主管機關的想法大不相同。
輔助人考試不應流於形式
就證照持有的狀況來看,民國60年代前,以申請方式取得的有300多張,81年首次開放考試通過1,800多張,10年來從考試院發出的證照才近3,000張,不到首次開放考試通過的2倍。加總起來,市場上流通的證照超過5,000張。對於想要通過保險經代人考試門檻的人來說,現行以專業科目申論作答的考試方式,加上往年平均錄取率僅在15%的水位上下,而且一年只舉辦一次,有其一定的困難度。正因進入門檻高,對應考者資格的篩選有其幫助。
倘若真如陳惟龍所言機動性舉辦,每年考試次數增加後,取得證照資格的人數迅速增多的效應可想而知,衍生的問題是,台灣市場真需要有這麼多證照?這與產壽險公會每月例行舉辦的業務員登錄測驗,大批通過合格者又有何差異?經紀人公會秘書涂琦臻說,「10年下來考試的方式、制度明顯地與保險業務員登錄測驗有所區隔,考選部突如其來的建議,業者多半擔心換成其他單位舉辦,大開資格取得方便之門,使得證照在市場過度浮濫,會不會徒留考試形式,卻失去資格認定的意義?透過嚴格把關的認證制度才能控制執業者的質與量,我們不想跟保險業務員一樣!」
執行單位的公正性不該令人質疑
然而不論就考選部建議由職業主管機關自行辦理或委託辦理,可以預見的是,這項近年來每次報名都逾千人的考試規模,以保險司負責輔助人監理的第一科編制僅有4人根本無法負荷,執行單位勢必得另覓委託對象,而其中有以由公會自行舉辦或委由保發中心的可能性最高。
對此,兩公會皆已明確表達不應球員兼裁判自行舉辦資格考試的看法,若委由保發中心執行,亦有業者反應,「就像投資型保險商品業務員資格測驗般,從考前上課、報名、考試一手包,以保發式的一貫作業,要論其公正性,頗令人懷疑。更何況其雖挾有官方背景卻又帶著濃厚的商業色彩,立場引人非議。現有的考試難歸難,但終究是考試院主辦,從舉辦單位的立場、定位來說比較沒有爭議。」
輔助人考試是包袱 不想辦就收手?
前年即傳出考選部暗示本項考試報名人數銳減,報名費入不敷出,因此部分典試委員私下協議放鬆閱卷標準增加錄取人數,做為日後報名人數提升的宣傳,只是這個方式未能奏效。去年,考選部又召集業者及學者代表研訂考試命題大綱及參考用書,希望讓考試能更切合實務,吸引更多應考者參與。可惜這樣的構想到後來擦槍走火,演變成少數學者及業者主導壟斷,考選部只好就此打住。
考選部突如其來的舉動,真正的起因不得而知。但是從連續幾年考選部頻頻釋放的訊息,不免讓人聯想與報名人數逐年下降脫不了干係。只不過在有限容量的市場,證照數量隨考試次數逐漸增加的同時,冀望新加入的應考者如首次舉辦一樣踴躍,實在是天方夜譚。姑且不論考選部發函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當考慮不再承辦輔助人考試時,能否請考試院想一想10年前堅持主張考試權的理由是什麼?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中國人壽:鴻運發 終身享保障 資產配置穩健中求成長根據金管會統計,至民國(以下同)104年底我國金融機構總體的存款餘額已達新台幣(以下同)38.17兆... | 健康醫療百科 預防感染新冠病毒 謹記三要二遠離目前新冠肺炎有很多都是無症狀患者,也不是每個患者都會以發燒來表現症狀,表現出來的症狀包括腹瀉、味覺異... | 人壽保險 類定存保單式微 壽險創新商品夯
金管會拚命拉高類定存保單的銷售門檻,逼得壽險業者不得不往長年期及高齡化商品發展,此外,金管會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