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根據統計,二○二○年金管會對保險業裁罰一億三五六○萬元,在金融三業(銀行、證期、保險)中排名第一,占率超過六成。此外,根據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最新統計,去(二○二○)年前三季因金融交易而引發爭議的案件,保險爭議超過四分之三,同樣領先銀行局和證期局。
這兩大「負面排名」,讓保險業被外界質疑「最不守法」,果真如此嗎?對此,保險局局長施瓊華在【健康保險大家談】接受本刊創辦人黃秀玲教授專訪,親上火線說分明。
施瓊華分析業者最常犯的違規樣態。產險業方面,近兩年最常見的違規類型包括內控缺失、公司治理、核保三大類。相較二○一九年,二○二○年的罰鍰總額略為下降,減少三六○萬元,主要來自核保缺失的裁罰情形減少;但在內控缺失的部分,裁罰金額則從六六○萬元增加至七二○萬元,在各違規樣態中占比最高,占比超過三成。
「市場不當競爭,是目前產險業最需要改進的項目,」施瓊華說,產險業規模較小,業務容易集中於單一險種,有的業者為爭取業績,以不當折減保費等競價行為,影響市場紀律,「除了加強查核、透過裁罰約束之外,我們也鼓勵產險業開發新商品,拓展業務,緩和市場競爭的情形。」近年像是農業保險、托育人員責任保險、登山海域綜合保險等,都是產險業積極推展的新業務。
至於壽險業的違規態樣,整體來看同樣以內控缺失佔大宗,包括資產配置及清償能力評估控管作業、投資決策及風險控管作業、股權商品交易人員利益衝突防範作業等,在二○一九年及二○二○年各吞下七二六○萬元、三六四○萬元的罰鍰。而二○二○年壽險業的核保缺失相對增加,包括公司核保時未落實執行保費來源相關查證及審核機制等,從二○一九年不到一成,到了二○二○年占比已達二成五。
從壽險近年來的違規案件來看,施瓊華認為,壽險業在「資金運用」及「業務招攬管理」尤其需要加強改善,「壽險業的資金來自保戶,必須嚴守投資交易紀律,而且壽險大多為長年期保單,更是對保戶長期甚至終身的承諾,落實公平待客原則,維護保戶權益,」施瓊華強調,賣賠錢保單爭取業績,或是進行不符合風險胃納的投資,都是壽險業還有待改善的部分。
主持人:現代保險健康理財傳媒創辦人 黃秀玲教授
來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局長 施瓊華

|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發展AI技術導入應用 全面推動數位轉型 涵蓋客戶服務、銷售輔助、行政效率三大場景因應數位化和人工智慧蓬勃發展,富邦人壽積極推動數位轉型,從資訊架構、數據賦能、AI應用至數位體驗等面... |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推動CSR X USR 攜手全台36校溫暖鄰里 結合在地關懷 成為友善社區、城鄉永續發展推手正當各界投入心力關注ESG於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議題之際,身為保險領導品牌的富邦人壽,已將這股正向的... | 市場動態 開放金控投資創投 Good Idea? Bad Idea?
根據金融控股公司法第36條規定,金控公司業務僅以「投資」及對「被投資事業之管理」為限,除此之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