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隨著年齡漸長,發現自己的記憶力愈來愈不可靠,常常前一秒鐘還想著要做什麼,轉個身馬上就忘得一乾二淨,或者開啟Google網頁之後,眼睛看著跳動的滑鼠游標,頭腦竟然一片空白,經過好一段時間才想起要查什麼資料。
一開始這種短暫失憶的情況並未對工作及生活造成太大影響,因此並沒有放在心上,但隨著類似情況的發生次數愈來愈多,最後總算讓我在工作上嚐到苦頭。
上個月十三、十四日,我分別和A、B二家公司約好就同一主題進行採訪,由於二家都是工作上常常接觸的對象,彼此有一定的熟悉度,加上採訪內容是自己比較熟悉的主題,因此心態上變得比較鬆散,敲定訪談時間之後,我因為忙著處理手邊工作,也忘記在個人的行事曆上把這二天的採訪行程記錄下來。
十三日當天,我從容的走進A公司的一樓接待大廳,好整以暇的等待櫃台人員透過內線電話通知受訪者我的到來,沒想到,櫃台人員的臉上卻出現疑惑的表情,當我接過話筒,這位「受訪者」帶著驚訝的語氣說「我們不是約明天嗎?」
聽到這句話,我只覺得一陣暈眩,回過神才意識到,我竟把二天的採訪順序搞錯了,更糟糕的是,當我在腦海中蒐尋正確的採訪名單時,竟然又是一片空白,完全記不起來要到哪家公司採訪,眼看著採訪時間不斷逼近,最後不得不放下身段打電話回公司,請同事幫我從電腦檔案中查詢當天的採訪對象。
這是我近六年採訪生涯頭一次發生如此離譜的失誤,等趕到受訪公司時,已比約定時間晚了半小時,看著我滿頭大汗的狼狽模樣,受訪者雖然不好意思多說什麼,但我卻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對於自己沒有把採訪時間記清楚,從公司出發前又沒有再次確認採訪行程,感到懊惱不已。
其實,受訪者對於記者或採訪編輯往往敬讓三分,我大可拿工作忙碌當作遲到的藉口,但這麼做騙得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而且如果沒有徹底的自我檢討,難保下次不會再犯。
有了這次教訓,只要工作上有待辦的事項,或者敲定採訪時間,我一定立刻記在筆記本或行事曆上,只要隔天有採訪行程,下班前一定落實「再確認」的動作,包括採訪時間、採訪地點及受訪對象,並且準備好採訪資料,決不讓同樣的錯誤再次發生。
| 編輯推薦 | ||
健康醫療百科 易被忽略的成藥風險安全性較高、藥性緩和、副作用較小、購買方便,是「成藥族」選擇非處方藥的主要原因。然而,選擇非處方藥的... | 財產保險 平均每天15.4輛車遭竊 汽車竊盜險能轉嫁風險台中一名黃姓車主於2009年時將新買來的車停在自家門口,不料被竊賊偷走,遲遲未能找回。事隔12年,直... | 市場訊息 勞動部:為保障農民從農工作安全 申請參加農保 視為一併參加農民職業災害保險近期高溫和極端高溫情形頻繁,農業部呼籲農民朋友,高溫下從事農業工作,要留意身體狀況,做好相關預防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