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有天翻開報紙,看到一邊刊的是南部災區民眾被救難人員攙扶著跳下直升機的照片,螺旋槳揚起的氣旋底下有著一張張透露著大難不死的喜悅的臉龐,另一邊,也是一則救人新聞,只是救的是一個跳樓自殺的女子,而不顧自己安危,死命拉住跳樓女子的,則是她可憐的父親。
兩則新聞,有人不想死,有人卻不想活,一則求生,一則求死,形成極為強烈的對比。從土石流中奮力逃出的災民大概很難了解,看起來生計無虞又闔家平安的女子,為甚麼偏偏求死?而已經第三度求死不成的這位女子,應該也無法了解,為甚麼有人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
的確,人與人之間存在著極大的差異,除了人格特質、身心狀況、成長經驗…等之外,外在的情境往往也是反應的觸媒。求生是上帝賦與人類的本能,因此求死需要的勇氣不下於求生;在災難之中求生者需要救援資助,在太平之境求死的,同樣需要關懷協助。
感同身受的催淚效應讓許多朋友天天在災難新聞中紅了眼眶,接下來人們可能會說的是「看他們這麼悲慘,我們這樣的遭遇算甚麼」或者「我們平安無事,真的應該感謝」這一類的話。可惜的是,往往話才說完,就開始抱怨工作辛苦、身體不適,或責備小孩成績不好,老公賺錢太少,老婆嘮叨太吵。因為電視裡播的是別人的事,眼前面對的才是自己的人生。
每次我進攝影棚錄製「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當進片頭音樂「保險之歌」時,「生命多奇妙,每一刻都珍貴,把握每個夢想,認真去追」這幾句歌詞每次都讓我十分感動。尤其是在88水災看到這麼多災民死傷失蹤之後,每次錄影,我總會在節目中告訴觀眾「的確,生命很奇妙,每一刻真的都很珍貴」。
|
學保險的人永遠知道,沒有人知道是否還有明天,甚至沒有人知道下一秒鐘會發生甚麼事,就像1999年的9月21日凌晨1點47分15.9秒,那一剎那沒有人知道0.1秒之後,會有2,455人再也看不到自己的未來。
下一分鐘甚麼事都有可能發生,在困境中掙扎求生或求死的人如此,富可敵國、權高位重的人也不會例外。面對這樣的無奈,我們能做的、最簡單的大概就是珍惜當下,但令人遺憾的是,通常這也是最難的,不是嗎?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瑞士再保研究:愛貼抱怨文容易心臟病有沒有想過有一天在Twitter或Facebook上貼文,會影響到你的保險費,全球第二大再保公司瑞士... | 市場訊息 宏利投信:油價回穩 美國政策落實不如預期 看好新興市場債市儘管日前因為美國石油庫存量攀高、OPEC減產協議雜音多,油價回跌,使得受到油價高度左右的新興市場略為... | 市場訊息 食藥署:專案核准之「家用抗原新型冠狀病毒檢驗試劑」 可以檢測Omicron變異株 讓國人安心防疫鑒於檢驗試劑產品效能對防疫影響甚鉅,且新冠病毒持續變異,食藥署為確保國人使用此類產品的安全及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