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在中國古代的宮闈之中,伺候皇帝用餐的侍女,每道菜都必須用銀針測試有無發黑反應,以確認食物是否安全無虞,現代人也許沒有過去深宮中位居權力核心的危機四伏,但錯誤的飲食方式與攝取過量的營養素,日積月累成為難以代謝的雜質,長久儲存在人體內也會對健康造成相當大的危害。
致癌毒素 三成五來自飲食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引述美國的研究數據指出,構成癌症的原因,有三成五來自飲食,其餘來自環境因素的影響,在討論毒素上有一件事情必須先反思,就是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的壽命雖然得以延展,但是健康卻未必隨之延伸,在文明的發展下,許多難以察覺的毒素應運而生,進而對現代人的健康造成影響。
中山醫學大學校長,同時也是台灣營養學會理事長的王進崑指出,日常生活吃進的任何東西,在體內經過消化循環之後都會產生廢棄物,若是沒有透過代謝排出,久而久之就會對貯存這些廢棄物的器官造成傷害,因此排毒應該是要把身體不需要的物質代謝出來。
江守山談到,除了飲食外,長期接觸環境所致生的毒素,危害也不小,民眾可以由幾個面向來檢測空間的安全性,例如回到家或進入辦公室就明顯聞到異味、植物已正常澆水及日曬,仍容易枯黃,或是在某些特定的區域容易出現咳嗽、眼睛紅腫等症狀,都有可能代表環境受到髒汙感染或被毒素入侵。
若是家中有小動物,也可以透過觀察寵物的健康來判斷,江守山談到,動物接收體表面積比較大,較人類吸收毒素更快,如果寵物經常生病,可能代表環境中充滿毒素。
錯誤減肥法 排毒不成反傷身
舊曆年將至,又是全家人共同聚餐的節慶,但是為了不讓過量的卡洛里造成年後的負擔,有不少民眾會使用斷食法,來停止食物的吸收與排出身體的毒素。江守山指出,這是非常可怕的作法,因為有些民眾根本不適合斷食,例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病患,或是正在發育中的青少年或小孩,貿然斷食只會造成更多的副作用。
斷食可能帶來問題還不止於此,江守山說,人體對於有機溶劑的成分仍無法代謝,但是這些化學成分會跟著循環進入腎臟,像核廢料工廠安然無虞地儲存,若貿然斷食,造成身體開始燃燒脂肪,這些化學物質就會在體內釋放,不但沒解到毒還會造成身體的傷害。
王進崑表示,少吃不見得對身體有好處,因為人體的代謝循環是有進有出,如果沒有吸收到足夠的營養素,便不足以啟動代謝功能,因此無論想要排毒或是想要瘦身的民眾,不要忘了各類營養素都要攝取,若是覺得體內廢棄物過多要出清,可以多吃一些纖維素含量較高的食物,幫助排便順暢,促進代謝體內毒素。
任何激進的飲食策略都是不好的,江守山提到,當身體沒有足夠的蛋白質,就無法順利啟動肝臟代謝的正常機制,進而形成廢棄物存積體內,有些有毒化合物例如三聚氰胺與馬兜鈴酸等,在代謝的過程中,毒素經過的器官都會因此受損,從代謝循環的過程一路傷害泌尿道、腎臟,最後反而變成泌尿道感染、尿毒症或腎臟炎的主因。
小心別把命都排掉
隨著健康樂活的風氣盛行,市面上許多教人排毒的課程或是排毒餐大受歡迎,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林煌表示,排毒講求適切性及必要性,運用錯誤的排毒法,反而造成腹瀉等副作用,與健康背道而馳。例如曾有癌症病患透過斷食寄望癌症毒素能代謝出來,結果卻因為飲食不均衡造成抵抗力下降,併發感染症身亡。
有些人會用催吐的方式,把吃進去的東西吐出來,江守山說這是非常危險的作法,因為催吐會造成迷走神經的興奮感,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會因為心律不整而猝死;此外,嘔吐的過程也會對食道造成傷害,若食道有撕裂傷讓嘔吐物進入體內無菌區域,造成中膈腔炎,或經由鼻腔進入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都有致命的危險。
排毒 從飲食做起
現代人外出應酬或用餐的機會大增,市售食品為求好吃難免油用較多或口味較重,而且容易讓人食用過量,黃林煌建議排毒應從飲食習慣做起,例如晚餐減量或只吃蔬菜水果,若晚餐吃太多,隔天早餐就必須少量清淡,飲食控制上也可以參考「過五不食」的原則,下午五點過後只補充水分或簡單的蔬果,讓消化系統休息。
王進崑提到,許多人覺得吃素最健康,其實很多素食為了賣相好看或提升口感都處理過當,例如勾芡太多或是調味過重,對身體都會造成相當大的負擔;而任何有效的排毒法也不應過度偏執,例如為了排毒,一整天只吃地瓜,反而無法達到健康的目的。
如何「嗯」掉毒素?
黃林煌談到,為避免毒素留在體內,理想的防毒策略就是食物吃下肚後二十四小時內就要排出去,排便的時候可以用手順時針按摩腹部,刺激排泄,若排便不正常,則有可能是攝取的纖維素不足。
一天的排便時間應該有兩次,王進崑表示,第一次是吃完早餐之後,第二次是在晚上九點到十點,剛好是腸胃消化完白天食物的時候,每天攝取的纖維素應達二十五克,可以透過糞便是否浮在水面上來判斷攝取的纖維素是否足夠,若糞便都沉到水底則是肉吃太多,需要調整飲食。
江守山則指出,在眾多號稱具有代謝功能的食物當中,只有菀荽(香菜)和藍綠藻被證實可以排出體內的某些重金屬毒素。
告別毒素 吃進健康
除了調整飲食習慣,減少油炸與過鹹的食物之外,蔬菜水果也務必刷洗乾淨,王進崑談到,有些民眾以為去皮的水果就不用洗,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在剝皮的過程中,果皮的農藥或化學物質難免會沾到果肉,因此建議民眾利用軟毛刷與清水,仔細輕輕刷洗蔬果表皮,除非是一些較為特別的化學成分,必須透過天然椰子油製成的介面活性劑幫助清洗外,大部分蔬果用清水就可以洗得很乾淨。
黃林煌則建議民眾不要吃非當季盛產的食材,因為任何食物都有它的產季,若要讓作物四季收成,勢必得運用大量農藥等外力介入,因此非當季食材、過多添加物的食物都不建議食用。
為了讓毒素順利排出體外,黃林煌談到,每周至少要流汗一次,即便沒有時間做運動,也可以進三溫暖的烤箱藉由熱氣蒸騰讓毒素隨汗排出。
調整作息與飲食,排出廢棄物與毒素,才能用最健康的身體迎接嶄新的一年!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太陽保經:2016第四屆全國大專保單健診暨保險規劃大賽正式起跑太陽保經自2013年起主辦全國大專保單健診暨保險規劃大賽,迄今全國數十所財金保險大專院校數百支隊伍角... | 財經時勢 保單停效逾10年 因為這件事竟復效了!保單停效13年,竟然神奇的復效了!新竹一名楊姓女子於民國89年向保險公司投保儲蓄險,但只繳了2期而停... | 市場訊息 國泰證券:母親節前夕舉辦義賣 相挺在地農民、推廣永續經營近年來由於食安事件頻傳,消費者危機意識提升,倡導無毒、有機理念的食材逐漸受到青睞。而多數從事有機農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