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財經時勢
每3戶就1戶 獨居風險如何防?
文/何楷平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10.13 (新聞)
今(2020)年台灣演藝圈的三起獨居猝死悲劇(三金影帝吳朋奉、資深女星羅霈穎、小鬼黃鴻升),這些人都未滿60歲,且都距離一般人想像獨居者「經濟弱勢」、「無社會支持」、「與親友關係冷漠」等刻板印象,還有很大的差距。儘管這三人的死因不同,但都指向同一件事──獨居風險,猝不及防。
不論婚姻狀況或是否育有子女,隨著經濟獨立及生活型態改變,這類單獨居住一處所且獨立生活的「獨立生活戶」、也就是單獨居住一處所而獨立生活者,近年來也明顯增加。
根據內政部統計,自有統計的近12年來,台灣獨立生活戶(即獨居人口)愈來愈多,最新統計顯示,相較2007年台灣每4戶1戶獨居,到現在才過了10年多,台灣已經是每3戶1戶獨居了。
不論是抱持獨身主義,還是迫於無奈選擇一個人生活,如果單身是一種選擇,即便沒有家人、伴侶或子女陪伴,只要做好保險規劃,一個人也可以有可靠的「保險朋友」、「保險兒女」、甚至是「保險終生伴侶」。
如果決定一輩子單身,就要思考到獨老的風險,乃至於一個人生活無法自理的風險。因此,除了醫療險之外,轉嫁長照風險的長照險或失能扶助險,都是可以趁年輕時及早規劃的保單。此外,也可以考慮投保年金險,為老後或退休後的生活做好打算。
然而,更多的「獨老族」是因為另一半先走了。兩人攜手承諾終身,仍然沒人說得準,會不會一天,自己再度變成一個人。而這就是將伴侶列為保險金受益人的重要理由,尤其更應該投保足額的壽險,萬一自己先走了,至少還有一筆錢能留下來照顧另一半。反過來說,如果是對方先走了,留下一筆保險金,也應該善用這筆錢為獨老做打算。
編輯推薦 | ||
健康醫療百科 免疫細胞治療 癌末病人新生機?癌症已連續三十六年蟬連台灣死因第一名,二○一七年有四萬八○三七人因癌症而死,占台灣總死亡人數的二十八... | 財經時勢 吳家錄發揚保險大愛
當工作了大半輩子,退休後可以領取1,000萬元的退休金,你會怎麼用?多數人的選擇也許是環遊世界... | 市場訊息 喜憨兒基金會:用愛烘焙的美好-送愛到部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