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生活中的保險
文/林麗銖 | 2011.05.01 (月刊)

在淡江大學教授人壽保險課程多年,每個學期我都會要求學生完成兩項作業,一項是要學生填寫壽險要保書,並以自己當要、被保險人,家人為受益人規劃一份壽險保單;另一項作業則是整理家中的保單並提出建議,包括整理保單的內容,了解投保的管道、投保的動機及提出自己對家中保單是否合適的看法等。

通常學生透過逐項填寫壽險要保書後,對於各項壽險條款的內容與規定會有更務實的了解,也會更清楚壽險糾紛的大宗~告知不實產生的根源。而為家中保單做健檢這項作業更有意思,不少學生表示從來不知道父母替他(她)買了那麼多保險而深受感動;有些學生則發現父母對保單內容所知有限;更有同學查出家中保單已停效、非親簽,甚至保單已遺失等;最特殊的是,有位家長以保險資料都放辦公室為由,堅持不讓孩子看保單,最後只好請同學改寫心得報告代替作業。

雖然只是兩個班、近一百五十位學生,但從這個小群體的經驗也可觀察出一般民眾的投保情況。其實我的用意,除了要讓學生把所學得的保險知識,運用並幫助自己家裡的保險規劃外,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了解,保險不是課本上死記的東西,而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

就以日本三一一的超級強震來說,這事件就能讓學生清楚的體會,課本開宗明義定義保險是一種風險分散的道理。因為要不是透過保險(包括再保險與轉再保險)的運作,發生在日本的巨大損失,怎能由全世界各地的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一起承擔(空間的分散);要不是透過保險長期累積保費、提存準備金,誰有能力一時間拿出如此巨額的賠款(時間分散)。

危險無所不在,所以需要保險!這不是口號,更不是教材,而是要讓民眾能深切感受,並懂得善加運用。

保險系的學生是傳播保險觀念的種子,更要讓他們在學校中就能建立正確的保險觀念,並懂得從生活中體會保險的平常性與重要性,將來再透過他們去影響周遭的家人與親友,我想這就是將保險融入生活的第一步了。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臺灣銀行:支持中小企業 挺文創 反洗錢 獲頒三獎項
金管會日前邀請相關單位召開「研商中小企業融資事宜暨本國銀行總經理第40次業務聯繫會議」,並表揚...
市場訊息
宏泰人壽:讓愛更給力 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具備資產累積及傳承功能
保險的功能在於以保險保障守護個人與家庭,而壽險更是以「愛」為出發點,透過壽險身故或是完全失能給付,讓...
人壽保險
電銷擅寄保單 契約無效
電銷保單爭議多,不少消費者向金管會反映,未在電話中同意投保,卻莫明其妙收到保單,金管會今(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