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隨著國人逐漸重視健康保障規劃,根據去(九十九)年的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統計,台灣健康險件數達七千三百萬件,其中長期看護險的佔率不到一%,投保件數僅有三十二萬件。
長看險在國內推出已有十七年歷史,消費者為什麼不買帳?德明財經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講師郝淑蕙表示,一般民眾對長看險涵蓋的風險範疇,需求感不迫切、理賠不易以及給付限制等都是長看險推廣不易
的原因。
需求感低、保費貴 業者銷售難
郝淑蕙表示,長期看護險應趁年輕時就購入,但是年輕族群因對長期看護風險認知不足、感受不到迫切的需要,且長看險保費較高,因此很少在保險規劃中被加入。她指出,有需要才會有消費,如果民眾對長期看護的風險認知不足、需求感低,自然不會想要投保。
此外,也有不少人認為,其他保險也有類似給付可供長期看護所需,郝淑蕙說,許多商業意外險中所涵蓋的殘廢給付、重大疾病險、防癌險都有給付失能保險金,因此造成民眾認為只要投保這些保險,就不需要再投保長看險的誤解。
但是她解釋,投保重大疾病險或意外險都無法完全彌補長期看護風險的缺口,舉例來說,因精神疾病造成「分辨上之障礙」而需要長期看護者,除了長看險能夠給付之外,其他包括重大疾病險或意外險都是不理賠的。
國泰人壽數理部經理黃景祿也表示,一般民眾常誤以為需要長期看護的狀態都是身體機能老化所致,殊不知意外、疾病也可能造成需要長期看護的狀態,創世基金會照護的病友就有高達六十二%是因為車禍意外住院的,顯示長看狀態並非老年人的專利。
此外,郝淑蕙還提出另一個長看險推廣不易的原因,就是長看險商品結構較複雜,不易解說,且不像同樣高保費的儲蓄型保險可以讓保戶看見實質收穫,因此推廣上困難重重,業務員的銷售意願也難免受影響。
給付條件難理解 理賠多爭議
郝淑蕙指出,目前國內的長看險商品中,多有免責期間的規定,也就是被保險人需要維持六十天至九十天不等的長期看護狀態,保險公司才給付長期看護保險金,但保戶通常認為買了長看險,需要看護費用時保險公司就應該給付,如此一來難免發生爭議。
新光人壽商品開發部協理曾崇育解釋,長期看護狀態認定需要被保險人出具專科醫師所開立的「須要長期看護狀態」診斷書,加上保險公司會派調查員實際了解被保險人是否符合理賠條件,免責期間是為了確保被保險人真的符合「長期」需要看護的狀態,而非「短期」看護。
一旦確認被保險人符合長期看護狀態,是否就能一直持續得到給付?黃景祿指出,被保險人請領每次長期看護保險金時,都必須檢附最近一個月內醫師出具的診斷證明書,如果被保險人身體狀況已改善,經診斷判定長期看護狀態已消滅,保險公司就會停止給付。
黃景祿表示,目前各家業者對長看險的認定不一,容易造成民眾混淆,不過未來政府推出政策性長期照護保險後,就能有一套統一的長期看護認定標準,理賠上爭議應該會減少。
政策性長看險 帶動市場發展
談到長看險市場的發展,曾崇育指出,雖然台灣社會邁入高齡化,少子化、單身更是未來趨勢,長期看護不可能只靠家庭支撐。
曾崇育表示,未來政府計畫實施的長期照護保險,原則上以提供最基本的照護實質服務作為理賠,若想擁有更好的照護品質,仍需要仰賴商業長看險補強,如同現行的全民健保與商業健康險。
而郝淑蕙則預估,未來政府開辦政策性長期照護保險後,會帶動國人重視長期照護風險的風氣,因此可望為長看險創造可觀的商機,不過前提是政府能夠規劃完整的配套措施。
但無論政府何時開辦長照保險,黃景祿還是呼籲民眾應趁年輕投保長看險,一來是保費較便宜,二是保障被保險人需要長期看護時不至於拖垮家庭經濟。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台灣人壽:公益投入 2023年近5.5萬人次受惠 關懷高齡弱勢 深耕綠背心志工DNA弱勢扶助、高齡關懷,綠背心志工長相左右!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旗下子公司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 | 人壽保險 失足落水溺斃 意外險有理賠日月潭驚傳釣客溺斃意外!日前1名林姓男子獨自前往日月潭區北旦水域垂釣,傍晚時分,家人聯繫不上林男,跑... | 市場訊息 台灣大車隊:攜手新北市教育局 百位司機歲末送暖 帶特教孩童齊遊世界
全國計程車業第一品牌「台灣大車隊」,全台計程車總數已突破21,000輛,成立邁入第15年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