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找出致癌源頭精準出擊 專家解密(上)
文/邱建文 攝/劉振豐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06.01 (月刊)

癌症人人恐懼,不只因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長達三十餘年,更因治療產生的副作用,甚至反覆採行各種藥物和療法,而使身心陷入無盡迴旋的深淵。

然而時間不能等,財力、體力和精力都有限,無法一試再試。要在最快時間找出癥結,採取副作用少和療效卓越的抗癌治療,甚至因應不同的體質、職業、家庭生活等,則有賴於二○一一年提出的「精準醫學」概念。

率先引進「精準醫學」的臺北癌症中心,也於二○一七年正式以基因定序實驗室與分子腫瘤團隊,整合先進的重裝備和精銳戰力,提供個人化的精準抗癌診療方案。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呂隆昇在「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中指出,「精準醫學」使抗癌治療出現爆炸性的發展,血液腫瘤科主任曾慧恩甚至表示,「分子腫瘤醫學」比精準醫學更精準。

從標準化指引 到個人化精準治療

「精準醫學」的發展契機,或可追溯到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強而有力的思維就在於「標準化流程」,使得近百年推陳出新的抗生素、疫苗、麻醉、醫學影像等技術,都在無數的標準化流程下,有效地大幅改善公共衛生,延長人類壽命。

癌症治療也不例外,以所謂的「癌症診療指引」,藉大規模有系統的數據收集,評估治療的勝算和失敗的機率。呂隆昇表示,「癌症診療指引」雖然無法達到百分百的療效,但它就像在茫茫大海尋找航向的目標,可指引船隻行駛在安全的航道。

「但不可諱言,船體過於龐大也可能觸礁。」進入二十一世紀,在標準化架構下的醫療進展速度已然追不上變化多端的個體、環境與疾病的多元性,因此為了讓每個人都能獲得最合適的治療方式,開始轉向「精準醫學」的關鍵發展。

換言之,癌症治療固然有其功不可沒的標準指引,卻沒有標準化的病患,例如年齡、職業,加上原有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肝腎等慢性病的干擾,以及對抗癌症治療方法的偏好、面臨的風險和承受程度等,都各不相同,「這時就需要醫師的專業經驗和先進科技,才能於複雜變異的腫瘤和千變萬化的個體中,找到安全而有效的療法。」

掌握基因變異 正確診斷有效治療

一般而言,癌症治療分為藥物、手術和放射治療;其中,手術治療可根除腫瘤的存在,放射治療則針對無法手術的腫瘤予以殲滅,兩者都可幫助藥物達到最大的效果。而「精準醫學」從基因切入,透過滿載個人身體訊息的資料庫解密,使這三種工具更加精準對焦,量身訂做更有效的專屬治療 。

呂隆昇表示,「癌症的本質是基因累積隨機變異造成細胞不受控的增殖,因此掌握基因變異全貌,就有機會投予個體化適性治療。」

而經過二十年腫瘤生物學的應用,發現大量的基因定序,再利用人工智慧為基因解碼,已能從琳瑯滿目的標靶藥物中,選出攻克癌症驅動基因的藥物組合,為以往在標準治療下而難以醫治的腫瘤患者爭取一線生機。

隨著基因診療術的發展成熟,取得腫瘤樣本的技術也與時俱進。「以前取得腫瘤樣本必須透過手術或穿刺切片,有些患者體力不勝負荷,如今則可藉快速的新進技術,從血液得到腫瘤流出的DNA、或循環腫瘤細胞,甚至從腹水、胸水或其他體液,分析腫瘤相關的資訊。」呂隆昇說明從樣本萃取腫瘤的核酸體 (DNA及RNA),可利用高通量定序儀取得基因組態大數據,再利用生物資訊方法分析突變、擴大、缺失、融合等基因異常組態,並比對既有資料庫,尋找已存在的藥物或進行中的臨床實驗藥物,提出用藥建議。

曾慧恩直指基因檢測的兩大功能,一是對腫瘤的正確診斷,瞭解病患是否有遺傳性的基因體質,特別是特殊的腫瘤,可查出不同的基因變異。二則可尋找有效的治療藥物,亦即針對不同突變的基因,選擇相對應的標靶藥物。

不只是對病患的治療,若檢測出遺傳性的基因,也可擴及相關親屬,提醒定期健檢,並及早調整生活習慣、飲食和環境,以為預防,或愈早診斷對預後愈好。

至於精準醫學採取的藥物治療,除標靶藥物外,包括抗體藥物和免疫治療藥物。其中,標靶藥物是針對腫瘤生長的位置加以抑制生長,如用於白血病治療;抗體藥物則如一九九八年開始使用的乳癌藥物賀癌平;較夯的免疫治療有免疫檢查抑制劑和細胞治療,如針對血液性惡性腫瘤的CART-T藥物等。

呂隆昇表示,「精準醫療的出現,正在改變癌症治療的典範。」而歐洲與美國於近兩年出現嚴謹的臨床數據,無疑更肯定了精準醫療在難治癌病的角色。

 

延伸閱讀:

找出致癌源頭精準出擊 專家解密(下)

連續癌症給付 癌後照護不間斷

 

 




編輯推薦
健康醫療百科
空中女強人要小心! 罹患乳癌機率高
根據衛生署統計,乳癌發生率高居女性癌症第一名,死亡率則高居第4名,每年約有8,200名婦女罹患乳癌,...
醫療、健康保險
日間住院,醫療險賠不賠?
Q雲林縣許先生問:我的父親於96年1月間,向保險公司投保二十年期終身壽險,並附加二十年期住院醫療健康...
市場動態
股債兼具的投資雙贏策略
2008年在一連串意外中揭開序幕,不論是Fed持續降息、油金價格大漲、食品價格居高不下,停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