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公、勞、農、健保
自費醫材比價網上線,督保盟:訂定差額上限較有用
文/周家仰 | 2014.06.05 (新聞)

衛生福利部健康保險署宣布下周將推出「自費醫材比價網」,民眾可透過網路比價了解各家醫院使用全自費或自付差額醫材的價格高低,形成良性競爭。但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認為,這些資訊過去就有且民眾選擇醫材,價格高低並非唯一因素,健保署應該訂定自付差額醫材的合理上限,才能真正為民眾的權益把關。

目前健保署列出的健保材料實施自付差額的項目包括塗藥或特殊塗層血管支架、陶瓷人工髖關節、金屬對金屬介面人工髖關節、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新增功能類別的人工心律調節器、義肢、耐久性生物組織心臟瓣膜等,即將上路的「自費醫材比價網」目的是讓各家醫院對同樣規格的自費醫材價格得以公開,進而產生抑制價格的效果,民眾可以選擇到較低廉的醫材。

滕西華認為這些醫材的資訊以前就有,只是從原本僅公布醫材的編號,變成公布全名,因此痛批健保署不訂定自付差額醫材的合理上限,卻只公布自費醫材的價格,不但太過鄉愿,更是柿子挑軟的吃。

滕西華強調,民眾就醫的習慣往往選擇自己所信任的醫院施行手術,自費醫材的價格高低,並非選擇某家醫院就醫的唯一考量。她以金屬的人工髖關節為例,像腎功能不佳或孕婦就不適合使用,多花一點錢購買較貴的醫材(如陶瓷人工髖關節)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才是民眾選擇醫材考慮的重點。

滕西華進一步表示,醫療器材並不像藥品,可在上市前做大規模的人體試驗,品質通常在上市五年後,因為新的醫材推出,價格才會下降,國外還曾發生醫材釋放出致癌物,導致業者被告上法院的案例。

她認為,健保署與其只選擇公布醫材價格高低的資訊,還不如揭露醫材使用上有哪些優缺點及裝置後會產生什麼副作用的完整資訊,這樣對民眾的選擇更有幫助。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2年08月16日
國健署:停經後出血非回春 小心子宮內膜癌找上身 ...
市場訊息
富邦證券:海外債券收益穩固抗波動 是投資人追求穩健報酬 不可或缺的投資工具
全球股市在美國景氣持續走強的帶領下,創下近十年來的新高,而本益比的估值同樣也來到歷史高檔附近,國際清...
醫療、健康保險
舊保單不包含口服癌藥? 法官判賠!
【本文重點】抗癌手段隨著時代進步愈來愈多,日前一起理賠糾紛,保險公司主張舊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