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念頭一轉 就見希望
文/黃秀玲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03.05 (新聞)

年長者與新生兒最大的不同之一,在於前者讓人看到過去,後者讓人期待未來。

任何一位長輩的外貌、身材、體況,或事業的成就、退休後的生活樣態,都是一生歲月點滴累積的結果,難怪與長輩溝通有困難時,最常聽到的結論就是「年紀這麼大了,要改變很難」。的確,就像體態一樣,不要說旁人想改變一位長輩很難,連長輩自己即使想改變甚麼,都很難做到。因為想要為未來改變,最難的是放下無法改變的過去。

新生兒是一張白紙,雖然無法預料數十年後,這張白紙會變成甚麼,但父母、親人懷抱的是各自的「希望」,即便每個人的希望不同。這個承載著別人希望的孩子,沒有甚麼可以或需要改變的,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有機會用自己的方式,澆灌這個希望的種子,期待有一天可以開出自己期望的花,或結出計劃中的果子。雖然孩子未來的發展未必如父母親人預期,但無論如何,一個新生命就是一個希望。

每個人活著都必須懷抱希望,因此有新生兒誕生的家庭,自然就有歡樂、有朝氣。我的鄰居自從添了寶寶,就常常傳出歡笑聲,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不只父母親,就連爺爺、奶奶逗弄孩子的嘻笑聲也不曾間斷,他們從這個孫子找回自己剛當爸爸媽媽時的年輕與快樂。這就是希望的魔力。

路上推著娃娃車的人,臉上總是難掩笑意和愛意,推著輪椅的人,則多少總有點悲傷或無奈,因為一個推車上是日出的曙光,另一個卻是夕陽的餘暉,即使兩個推手一樣對未來抱著希望,希望的內容卻截然不同。

幸好能夠讓人懷抱希望的,不只在於生命本身,即使退休族也可以找到新生命。不久前,幾個久未碰面的朋友聚會,其中一位退休美術老師,在學習歌仔戲中發現自己的演戲細胞,活得比年輕時更精彩;一個原本經常對工作頗多怨言的朋友,在被主管認真引導調教之後,發現原來工作可以如此快樂;另一個常被老公嫌棄的朋友,則在投入義工後,找到自己的價值。

這幾個朋友都說,原來念頭一轉就有希望,有希望讓他們有了努力的目標,因而發現自己的長處、找回人生的樂趣與價值。

希望,果然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延伸閱讀:

十八分鐘讓客戶買單

【專欄】最好的功課和挑戰 就是耐心等待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1月勞動基金賠275.3億元
勞動基金1月投資績效出爐,整體收益-0.94%,虧損275.3億元。勞動部出面解釋,全球、亞太和新興...
財經時勢
3問題壽險RBC 年底前可望達200%
接管國華人壽讓壽險安定基金見底,無力處理其他問題壽險公司。金管會要求弱體壽險公司提出可行的自救...
財經時勢
今年最強颱「莫蘭蒂」台保險損失初估22億
台灣百年來威力最強颱風莫蘭蒂,被稱作今(2016)年全球最狂颱風,根據Joint Typhoon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