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二○一九金融裁罰 保險業苦吞一億多罰金(下)
文/梁惠閔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02.01 (月刊)

產險業近半未違規 罰鍰累計增加幅度大

相較於壽險業,產險公司的表現平穩。二○一九年有十一家產險公司遭罰,罰鍰累計二五二○萬元,較二○一八年的一六五○萬元,增加了五成三,可見在這波嚴格監理風潮下,產險業也被揪出不少違規。

產險業單筆罰鍰金額最高的是南山,在九月南山人壽因境界系統遭罰三千萬的同時,南山因為「董事會通過自母公司承受移轉系統建置合約」,同時遭到金管會罰六百萬元,這也是近兩年來產險業接到金額最高的罰單。

次高的罰單則是由國泰世紀吞下,原因是在辦理兩千多張汽車強制險時,因費率問題,向保戶多收保費,加上其他三項缺失,總共被罰三百六十萬元。

往年產險業殺價競爭的陋習,都是金管會監理重點,每年都有產險公司因此而受罰。二○一九年雖還有產險公司因此吃上罰單,但如富邦、和泰等數家因商業火險削價競爭而各受罰六十萬元,無論在件數或者裁罰金額都較往年下降。

整體看來,十九家產險公司有十一家遭到罰鍰或糾正,華南、安達僅遭糾正沒有罰鍰。兆豐、新光、台壽保、科法斯、法國巴黎、裕利安宜六家公司全部未被裁處,尤其是科法斯、法國巴黎與二○一七年剛設立的裕利安宜,近三年來都沒有違規。

保經代也挨罰 因未落實KYC

金管會的監理觸角,並非只伸及產壽險公司而已。隨著保經代日漸壯大,金管會對保經代的金檢也相當重視。二○一九年金管會對保經代共開出十張罰單、共計四百八十萬元,以及三張僅處以糾正的處罰。

其中保經代最重的罰單,是在三月金檢時,發現由富珵保經轉介富邦人壽承作的國際保險業務(OIU)保單,二位民眾投保時並未入境台灣,而是富珵保經派業務員前往香港招攬業務,違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保險業務往來及投資許可管理辦法》,因此對富邦人壽及富珵保經各開罰二百萬元。這也是OIU業務推出後,首宗因保戶未在台灣境內投保而被罰的案例。

此外九月時,金管會對彰化銀行、安泰銀行、花旗(台灣)銀行、中國信託銀行與華南銀行共五家銀行保經代業務缺失開罰共一百七十萬元,主因就是業務員在招攬時未落實辦理KYC,以及有保戶借款買保單,踩到金管會「禁誘客戶借錢買保單」的紅線,依情節輕重,各被開罰二十萬到六十萬元不等。

至於之前金管會在監理保經代特別重視的「簽署作業」,二○一九年依舊有業者違規,如十月時玉山銀行保代,與十一月時農金保經,都因辦理住宅火險時,未落實簽署作業而被各罰二十萬元。

監理方向明確 維護金融消費者權益

從二○一九年保險裁罰案件數與金額,都可以看到金管會強勢整頓金融業的決心。這是因為金融業受到客戶的信任,為客戶處理金融資產,本就是該受到政府高度監管的特許行業,必須遵守政府所訂定的金融法規。因此金管會大刀闊斧、強力整頓,是為了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維護金融業帶給民眾的「信任感」。

不過也有學者表示,金融監理不應以裁罰為手段,重點應是導正行為,罰鍰的效果是最低的。若有朝一日,金融業已愈罰愈重又沒有達到導正效果時,金管會的監理權威將受到挑戰。

對於業者的聲音,長官也聽到了,金管會在去年底公告今年編列的罰鍰收入目標,已調降為二億二一二萬元,金管會認為,經過這二年的強力整頓,業者應已朝落實法遵,內控稽核與資訊安全方向努力,因此調降預算收入目標。

 

延伸閱讀:

2018年吞60張罰單 保險業7,460萬元飛了​

保險業變乖了!2017年裁罰創5年新低​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理想大地:閨蜜節!屬於姊妹的美好旅行提案
春末夏初爽朗微風輕拂的5月,是旅行最舒適的季節,擁有傲人自然景觀與獨特異國風情的花蓮理想大地...
財經時勢
黃天牧上任2個月 保險業已收13張罰單
上週五(17)金管會公布最新裁罰命令,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上任兩個月,已經祭出14張罰單,保險業就占了1...
健康醫療百科
一次買對殘扶險
生老病死不是人生的標準過程,中間往往摻雜﹁失能﹂這個一般人不會特別留意的可能。據衛福部國民長期照護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