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一位50多歲女性,長期耳朵都會聽到規律的咻咻聲,導致睡眠品質低落,近日發覺這樣的聲音愈來愈大,之後開始出現眼睛腫脹,就醫後診斷出內頸動脈海綿狀竇廔管(Carotid-cavernous sinus fistula),未及時治療可能造成視力障礙甚至失明。
醫師指出,頸動脈海綿狀竇廔管引發原因很多,較常發生在頭部外傷患者身上。患者受傷時,顱內的內頸動脈破裂,動脈裡的血液就會流到旁邊的海綿狀竇,因此稱為「頸動脈海綿狀竇廔管」。其他原因也可能是小中風後血管重新生長,或其他不明原因。頸動脈海綿狀竇廔管的症狀包括,眼靜脈壓力變高、造成眼睛附近的血流回流不良,眼睛結膜紅腫,嚴重者會眼球突出、甚至視力障礙,最後壓力持續增大可能也會造成後面腦部的水腫,甚至還會出血性腦中風。
頸動脈海綿狀竇廔管較典型的症狀有眼瞼、結膜、及眼眶充血、水腫;脈動性眼球突出;眼眶雜音及耳鳴聽到規律的咻咻聲;感覺有如內部腫脹的頭痛;複視,眼球轉動受限,以及青光眼、角膜炎、視網膜及視神經的缺血,並造成視力受損,此時未接受治療的患者約有90%會失明。
海綿狀竇因為裡面有四對腦神經,而且接收整個腦部與臉部的靜脈回流,所以一旦局部壓力增高造成血液回流不良,就會隨著廔管的嚴重程度發生以上症狀。輕微廔管可以在幾個月內有機會自行恢復,但是瘻管大到一個程度之後,就無法自行關閉,此時沒有進行治療的話,症狀可能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嚴重,廔管附近血管不正常分佈狀況也會越來越複雜。
醫師表示,診斷頸動脈海綿狀竇廔管,不需施打顯影劑的磁振造影腦部血管造影(MRI+MRA),是一個適合的影像初步檢查。如果在磁振造影腦部血管造影上看到不正常顯影的靜脈,需要住院安排血管攝影做確切診斷。血管攝影為侵入性檢查,可以確實看到瘻管相通的位置與嚴重程度,並訂定治療計劃。確診後同樣從腹股溝經股動脈及股靜脈將金屬線圈(GDC)植入腦部血管或靜脈竇來關閉瘻管,以改善症狀。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台新金控:台新銀行冠名贊助JISOO巡演 台新卡友享優先購票台新銀行持續創新金融服務與多元化品牌行銷策略,今年更進一步與娛樂領域合作,宣布成為韓國女子天團BLA... | 人壽保險 「人嚇人,嚇死人」 保險怎麼賠?一名在苗栗修行的比丘尼,本(8)月19日突然失聯,檢警循線追查,懷疑一名湯姓嫌犯闖入屋內行竊,並順勢... | 財經時勢 壽險公會:「壽險業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服務涉親晤親簽與紙本作業之暫行原則」暨相關暫行作業細則在嚴重特殊傳染性炎(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嚴峻之情況下,壽險公會本著協助保險業穩定發展、滿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