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不只是害羞 正視社交畏懼症
文/簡子祥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6.03.28 (新聞)

社交畏懼症(Social Phobia),是常見的精神疾病,約有4~14%左右的人有此類疾病,患者會因為實際或預期面對某些情境與對象,而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表現,如緊張、心跳加快、臉紅或肌肉顫抖,甚至出現嚴重恐慌,但由於病患很少尋求協助,相關研究較少,常為大家所忽略、低估其嚴重性。

社交畏懼症常伴隨許多精神疾病,約37%的患者有重鬱症;24%的患者有酒精、藥物濫用;16%的患者有合併創傷症候群,如果未經治療,平均病程會長達20年以上。

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身心科主任謝遠達醫師指出,害羞跟社交畏懼症不同,前者是內心緊張不安,擔心自己會做不好,但可憑藉旁人協助克服;後者是知道自己想要跟常人相處,但卻會出現無法控制的恐懼,就跟懼高症一樣。

社交畏懼症可以透過藥物與諮商達到治療目地,謝遠達表示,使用含血清素成分的藥品,如抗憂鬱藥,可以降低患者的焦慮與不安,緩和腦內額葉帶來的過度緊張,進而降低對於社交的恐懼。

門診案例顯示,父母對社交畏懼者的狀況有很大的影響,過度關心孩子反而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家長也順應孩子的依賴而抗拒讓孩子獨立,相互依賴的結果,反而是家長經常幫孩子逃避社交,使得孩子更難融入其中。

謝遠達提到,國外有不須用藥的治療方式,但需要心理師長時間陪伴在患者身邊,時時刻刻給予鼓勵,用減去敏感的方式,慢慢將患者心中的恐懼因素排除。

社交畏懼症除了先天造成之外,後天的教育與社會化有更大的影響,多陪伴多鼓勵,對於患者會有正面的幫助。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借鏡日本經驗 推廣台灣長照保險
日本是全世界最「老」的國家,因應人口結構改變,推行介護保險制度至今已逾二十六年,雖然不乏成功的例子,...
市場動態
次貸風暴下的銀行保險發展
去(2007)年國內銀行保險保費仍呈現上升趨勢,共銷售2,587億元,占當年度新契約總保費的3...
市場訊息
第一銀行:第一藝術空間邀您欣賞「鄉情畫意」郭金昇水彩畫展
第一銀行文教基金會長期深耕本土藝術,自2011年起,於第一銀行總行的「第一藝術空間」舉辦藝術展覽,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