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人壽保險
舉著「停售」大旗賣儲蓄險,不當招攬?顧立雄這樣說
文/楊佳真| 《現代保險》雜誌 | 2019.10.24 (新聞)
【本文重點】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拉高死亡保障門檻,保險局守護保戶的美意,卻被業者拿來當作行銷噱頭,大打「停售牌」!若構成不當招攬,最高可罰保險公司1,200萬元,業務員重則撤銷登錄!

保險局明(2020)年將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準備金利率愈低、保費愈貴,同時也會訂定死亡保障門檻,也就是說,明年起買的儲蓄險保單,將有一定比例的保費是拿去買保障,加上準備金利率調降,業界預期未來儲蓄險保費會上漲1~3成。沒想到,本是保障保戶的一樁美意,卻被業者拿來當作行銷噱頭。

有立委昨(23)日質詢時提出,有家壽險公司為鼓勵民眾搶買儲蓄險,在官網上宣稱,「還在猶豫,買起來!買起來!晚了就買不到了……」疑似打著停售效應衝業績,並問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要不要請這家壽險公司喝咖啡?

對此,顧立雄回應「我是深不以為然!」希望保險業不要淪為吸金大賽,保障的比例應提高,回歸保險的本質。

每每遇到政策調整,都會有業務員或壽險公司按耐不住,搖著停售的大旗,慫恿民眾搶購,但儲蓄險真的有搶購的必要嗎?

若因宣告利率高而搶購利變儲蓄險,根本沒必要,因為利變保單的「宣告利率」,僅是保險公司預估的投資報酬率,而且這個數字會隨保險公司經營狀況定期公告調整;加上近來為順利接軌IFRS17,宣告利率已經一降再降。

舉例來說,現在看準宣告利率3%而搶購,若下個月宣告利率降到2%,保戶下個月能拿到的增值回饋金,還是以2%做為計算基準。此外,明年起提高保障成份的儲蓄險,對中高資產族群來說,身故保險金可為下一代準備稅源,正是利用保險做為資產傳承的最佳工具,要比現階段的純儲蓄性質的保險更有意義。

至於針對保險公司大打「停售牌」的懲處,保險局今年5月就曾說重話,一旦壽險公司被抓到以停售等字眼,要求業務員加強行銷,或公司政策鼓勵用保單改款等為號召,想創造停售效應,一律對壽險公司重罰,最高可罰1,200萬元,保經代公司最高可罰300萬元。

若為保險業務員個人行為,如用臉書、Line宣傳停售效應,經檢舉確定事證,保險局就會要求所屬公司懲處,輕者停止招攬,重者撤銷登錄!

至於立委點名的這家壽險公司,是否構成不當招攬?顧立雄僅說,會回去研究。

 

延伸閱讀:

投資型保單10年成長198% 壽險公會:儲蓄險將大幅減少

擺脫儲蓄標籤 利變保單轉攻純保障!

 




編輯推薦
退休規劃
不再房留子孫 讓房產變身養老金!
不少人,一輩子打拚,好不容易攢下一兩間房,年老時才驚覺光有房子但退休金或老本根本不夠生活,這時候,若...
人壽保險
<電視座談>國民體育修法 運動傷害有保障!(詳全文)
前美國職業籃球休士頓火箭隊中鋒姚明,因為膝傷,在2011年被迫宣布退休,結束職業球員生涯。 而...
市場訊息
美元強勢、外資匯出 台幣重貶
美國升息預期發酵,加上外資大量匯出,雙重衝擊觸發台北匯市昨(8)日爆量震盪,新台幣重貶2.43角,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