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把自癒能力還給身體
文/周采萱 | 2011.11.01 (月刊)

古希臘哲學家說,身體就像個小宇宙,依據一定的模式運轉,若失衡就會生病。換句話說,當我們受疾病所苦時,就代表身體因為失去平衡而喪失自我痊癒的能力,比起只針對疾病本身做治療,調整身體狀態更重要。

身體狀況 外表告訴你!

身體是否失衡,可以從外表觀察,同時鑽研順勢療法的立宸整合牙醫診所醫師王普仁表示,人體是一個循環機制,體內循環不順就會反映在外,例如氣色、髮質、皮膚、牙齒等。

亞東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徐毓聆也指出,除了循環不順,當身體運行到某些週期時,也會顯現出來,例如在經期前後的女性,因荷爾蒙分泌旺盛,臉上容易出現痘痘。

站在中醫的角度,中華民國傳統醫學會監事長賴慧真指出,中醫看診是依望聞問切來了解人體運作是否失衡、哪些地方失衡。除了氣色之外,舌頭的顏色、脈象或身體的氣味等都可以作為評斷依據。

健康洗澡 有學問

而清潔身體,讓污穢不要累積,是維持身體機能的基本方法。洗澡幾乎是每天在做的事,若其中一個環節不對,長久下來累積的傷害不容輕忽。

徐毓聆指出,洗澡能將身體平日分泌的汗水、沾染到的灰塵及細菌等袪除,還可增加皮膚血流,幫助新陳代謝及刺激副交感神經,使人體放鬆等。不過,澡並不一定要每天洗,膚質、工作性質與環境、天氣等都會影響洗澡頻率;以年長者為例,因為皮膚通常較為乾燥,當天氣變冷時就應減少洗澡次數,否則容易造成缺脂性皮膚炎。

洗澡的水溫過高也容易讓肌膚流失油脂、喪失保濕能力,徐毓聆提醒,洗澡的水溫最好與體溫相當,大約攝氏三十七度左右,洗澡的時間也不宜過長,十~十五分鐘是最適合的。

此外,飯後、運動後三十分鐘內不要洗澡,因為這時血液正集中在腸胃或心臟,洗澡會讓血液馬上離開這兩個臟器,造成身體負擔。

清潔用品 天然ㄟ尚好

市面上千百種沐浴乳、肥皂等清潔用品,該如何挑選?徐毓聆表示,日前有乳癌患者的腫瘤化驗出大量的對胺基苯甲酸(paraben),這種化學物質經常添加於身體乳液、止汗劑、洗髮精及沐浴乳等,做為防腐劑之用,即使這些用品只用於體表,但長久使用下來,也會在人體中累積毒素,恐誘發癌症。

因此,徐毓聆提醒,選購時應留意產品成份標示,避開含有這類化學物質的用品,以免造成身體負擔。

牙膏也是每天在使用的清潔用品,王普仁指出,若刷牙時產生許多泡沫,就代表當中含有介面活性劑;有香味、特殊顏色的牙膏,也可能添加人工香料、色素等,這些都是致癌的物質,很容易藉由黏膜吸收或吞嚥進入人體,選購時最好挑選成分天然的商品。不過,她表示,其實牙膏是刷牙的輔助用品,並非必需品,沾鹽水刷牙就可以達到清潔牙齒的效果,還可以避免吃進牙膏中的有毒物質。

王普仁也提醒,不要選用刷毛過硬的牙刷,刷牙時不要太用力,以免破壞琺瑯質、讓牙齒變成鋸齒狀,這樣反而會增加蛀牙機率。

維持正常作息、均衡飲食 達到體內清潔

體表累積的髒污,可透過洗澡清潔,體內累積的毒素,又該如何清除?

王普仁指出,其實正常的作息、均衡的飲食,就能讓身體健全運作,將進入體內的毒素排出。

徐毓聆表示,排尿、排便、排汗等都是身體將體內毒素排出體外的方法,因此維持這三者的功能正常非常重要,多吃富含纖維質的食物、多喝白開水、多運動就可以幫助身體排泄。坊間流行的排毒餐也多半是能夠幫助身體排泄的食物,但維持良好的排泄功能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長久維持均衡飲食、健康作息才能真正達到排毒的效果。

花大錢買補品 不一定真的補

賴慧真指出,經常有民眾生病時吃醫師開立的藥方痊癒,認為這樣的藥方很好,便當成補品繼續吃,甚至還「呷好道相報」,她表示,醫師用藥都是針對患者症狀,用量、服藥期間都是考量範圍,過與不及都不好,因此痊癒後就不應繼續服用,否則容易在體內累積藥性,反而對身體造成壓力。

而坊間有許多標榜能補充或增強體力、激盪腦力的補品,如維他命、雞精或蜆精等,是否真如廣告或標語可以幫助人體運轉,維持正常機能?

王普仁指出,除非本身吸收能力不好,例如切除腸、胃道的病患,否則一般人經由均衡的飲食就可以獲得足夠的營養,不需要花大錢買補品,她指出,從均衡飲食獲得的複合維生素,若換算成維他命,恐怕是好幾十顆的量。

而賴慧真也表示,常有癌症病患詢問,是否應食用特別補品,加強身體的自癒能力?以中醫的觀點來看,只要攝取均衡營養,讓作息正常,身體自然就會發揮自癒能力,不必花大錢。

維持穩定情緒 身體才能正常運作

賴慧真表示,在中醫學裡,肝、心、脾、肺、腎等五臟與怒、喜、思、悲、恐等五種情緒是相對應的,換句話說,若一個人經常生氣,肝臟就容易鬱氣,也可能是肝臟不好導致容易發怒,情緒與身體運行是息息相關的。

王普仁也指出,有研究結果顯示,若情緒低落,腦內啡、多巴胺及血清素等都會下降,影響身體健康,因此最好保持情緒平穩。

從體外清潔到體內排毒,可以發現我們生活上的大小事都與身體運行脫不了干係,疾病的發生代表的是身體無法自行痊癒的警訊,或許是因為生活中的某個環節阻礙了身體自然運作,不妨想一想,我們是否在不知不覺當中給身體太多的壓力。

 

 

 

 




編輯推薦
投資理財
勞工自提6% 退休金翻二倍
年金破產的問題舉世皆然,其實民眾在期待年金改革的同時,更應該思考自己在當下可以怎麼規劃晚年,自己...
市場訊息
勞動部:113學年度第2學期失業勞工子女就學補助 自2月11日開始受理申請
為減輕非自願離職失業勞工子女就學負擔,勞動部辦理失業勞工子女就學補助,113學年度第2學期補助自11...
財經時勢
英國推「網路霸凌險」 最高理賠5萬英鎊
國外調查發現,約43%青少年曾遭遇網路霸凌,18.9%坦承曾對他人使用不當字眼,14%則承認發表過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