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產保險
防駭 企業、資安、保險聯手大作戰
文/許伊婷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9.10.01 (月刊)

橫掃全球的Wanna Cry網路勒索讓台灣發生史上最大的資安事件,去(二○一八)年八月,台積電在安裝新機台時未事先隔離確認病毒狀況,造成Wanna Cry入侵,使機台當機及重複啟動,造成竹科、中科與南科廠區停工,損失五十二億元。根據統計,Wanna Cry事件,台灣是全世界第五大受害者。

事隔一年,今年八月台灣又發生五十六家醫療院所電腦主機遭「勒索病毒」攻擊,全台無數病患及員工個資和醫療數據全被挾持,駭客要求以比特幣作為贖金。

受害的看似都是企業,其實你我都不是局外人!物聯網興起,無論有形(實體)或無形(網路),任何走過的路、消費過的店一旦被駭,消費者的個資就會外流,人人都有可能受害。

 

在台灣上網、生活 竟比在國外還危險?

資安事件每天都在發生,根據以色列科技公司Check Point調查,過去全球十大惡意程式,攻擊台灣的次數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身在台灣,面對的資安風險比其他國家更高。

「台灣殭屍網路、垃圾郵件和釣魚都非常猖獗,」資策會資安科技研究所所長毛敬豪分析,由於台灣特殊的政經情勢,地理位置又在中美兩大國中間,再加上ICT產業、晶圓代工及製造業都是全球頂尖,當中有很多重要的商業機密值得竊取,因此成為駭客眼中的肥羊。而國外資安公司也會把台灣當作「實驗室」,來自美國的奧義智慧科技全球產品經理林杰辰坦言,會將新系統在台灣試驗,同時也收集大量資料,探索資安攻擊樣態,並找到防禦的方法,進而優化資安防護能力,提供企業客戶。

 

企業擋不住駭客? 欠缺資安意識是主因

根據iThome二○一九年台灣資安大調查,「員工疏忽、欠缺資安意識」,是企業擋不住資安攻擊的最大原因,勾選率五七.一%。

科技的演進從各自發展到多方整合,當中勢必會產生弱點,若涉及到商業行為,弱點被攻破就會有很大的危害,作為防守方的企業,毛敬豪認為必須掌握「病情」和「疫情」兩要點,意識到自己有沒有被攻擊的「病情」以及觀察其他人被攻擊發生的「疫情」。

而企業偏好用哪些方法對抗資安風險?五七‧九%會先做好網路安全,第二是「訂定基礎架構防護」,勾選率五五%,而第三是事後的災情復原,勾選率三九%,第四是訓練員工的資安意識,勾選率三五‧八%。

 

僅五%企業想保資安險 靠法規強制投保是危機

然而,願意投保資安保險的企業竟只有五‧二%,富邦產險資深副總經理林金穗說,這代表保險業要加強協助企業用保險轉嫁資安風險。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林金穗說,製造業起初投保保險是因為法令要求,如建造廠房時要依循《建築法》、《消防法》,當中也規定投保責任保險;特定製造業工廠有強制投保火險的規範,這些法令的目的是為保護人員的安全,到了中期,可能經歷過或看過災害,企業開始考慮資產保全,進而規劃全險,不再只是為迎合法令,後來由於全球供應鏈發達,企業再考慮到整個營運的安危,便投保營業中斷相關保險。

二○一四年發生德國煉鋼廠系統及設備遭駭客控制,全球開始發現,當製造業的OT系統與IT系統串聯,開啟物聯網時代,原本在隔離和獨立的網路中執行的OT不再是百毒不侵,再與IT串聯當中產生的漏洞都會成為駭客攻擊的入口。

資安風險不斷發生,但顯然還在開端,細數每個後來才投保的險種,都是需要經歷一段時間後才讓企業產生主動投保的意識。雖說台灣已訂定《資通安全管理法》,推動公務機關等特定單位執行資安管理,但效果有限,這是保險業要努力的方向。

此外,按台灣企業多以法令要求被動規劃保險的習慣,林杰辰點出這是一個危機,法令是人類做的決定,但科技已經發展到自動化和人工智慧,若繼續舊有模式,顯然會是一場贏不了的比賽。

 

 

 

延伸閱讀:

資安專家+保險公司 怎麼幫企業防駭?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掌握油元商機 中東經濟昂首向前
隨著經濟轉強,中東區域的企業投資價值亦吸引投資人的目光,摩根士丹利(MSCI)、標準普爾(S&...
市場訊息
野村投信:NN投資夥伴與野村投信攜手中央大學 深耕台灣培育人才
名列台灣投資人境外基金規模第八大之NN投資夥伴(NN IP)註1,秉持長期深耕台灣的承諾,委由其在台...
醫療、健康保險
中醫理賠常見爭議
中醫療法常被認為不夠科學,且不具有直接治癒的療效,因而常遭西醫質疑。即使全民健康保險已將中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