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黃金保單
| 2011.11.01 (月刊)

外幣傳統保單不計入國外投資額度日前在立法院財委會完成初審。若順利三讀,壽險業者對於今年前三季已熱銷一六○○億的外幣傳統型保單樂觀預期,明年將多出三千億元的額度,業者的海外投資因為不必被外幣保單「排擠」,也可望增加近百億元的收益。

在壽險業爭取外幣保單不計入保險業海外投資限額的聲浪中,突顯的其實是業者在資金去化與商品設計的兩大困境。

為了力搶保費收入大餅與力爭業績排名,有些壽險公司不計成本或資金如何有效去化,只要先收進保費再說。為了打破以收入絕對數字排名的迷思,主管機關祭出依保單繳費年期拆解新契約保費(FYP)的「妙方」,在這個模式下躉繳保費只能計入十%、二年繳只能計入二十%…,六年期以上才能全數計入,並公布各公司依此計得的「等價保費」(FYPE)。

但是從今年前三季的新契約等價保費二二四○億元,只占同期新契約保費七四八四億元的三十%來看,等價保費尚未發揮主管機關預期的功能,由於大筆保費立刻進帳對業者與業務員各有強烈的誘因,因此這個結果並不難理解。

接下來的問題當然就是尋找利率較高的保單,讓保費變得便宜而容易銷售,外幣保單正符合壽險業者這項需求,一方面也可以為利差損止血。此外,業者本身的海外投資除標的選擇之外,匯損就是最大的風險,而若是外幣保單,則匯損必須由保戶自行承擔。

既然保險商品已經演進到保戶必須承擔計價幣值變化的風險,而銀行也可以把黃金變身為一種金融商品,由民眾開立存摺帳戶,依公告牌價買賣,那麼主管機關與壽險業或許也能夠打破傳統觀念與克服精算技術的困難,結合外幣保單與黃金存摺的巧思,推出黃金保單。

這個劃時代的創新,或許充滿看似不可行的困難,但是回顧人類歷史,當下的不可行往往就是開創新局的契機。就像鈔票在古人眼裡可能是一種騙術,老祖先大概無法相信在一張紙上記載一個數字就成為大家認同的價值,即使現代人恐怕也有人以為鈔票是政府可以隨便印的。

如果翻開人類歷史或看看現代的貨幣發行準備、外匯存底,都可以發現黃金才是真正從來不曾退場且價值相對穩定的計價方式。那麼保險以黃金計價為甚麼不可以?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華南產險:推動資安險 與金融業共同防駭
日前國內發生首宗駭客入侵銀行國際匯款系統(SWIFT)盜領外幣事件,遠東國際商業銀行疑似遭盜轉6,0...
財經時勢
不怕惡房東! 租賃條例保權益
「其實,許多弱勢族群經過協助就可以像一般人租屋生活!」張艾玲強調,並不是弱勢族群就一定要接受次等居住...
財經時勢
保險業ESG三大策略 哪些公司表現突出?
全球掀起ESG浪潮,金管會力推綠色金融,引導企業重視 ESG 議題,祭出相關獎勵政策,目前保險業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