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你的健保用藥權益被剝奪了嗎?
文/林麗銖 | 2005.04.01 (月刊)

國內藥物依安全性高低,區分為處方用藥、指示用藥及成藥(又分甲類及乙類〉三種。所謂「處方用藥」是指經由醫師開立處方箋,由病人到醫院藥房調配或持處方箋自行到社區藥局調劑的藥品;「指示用藥」則是不需醫師的處方,只要在藥房藥師的指導下就能購得的藥品;而不須醫藥專業人員指導,在一般商店就買得到的藥品則叫做成藥。成藥又分為在藥房、藥局販賣的甲類成藥;與在便利超商、雜貨店販賣的乙類成藥兩種。

根據健保法第39條規定,成藥、指示用藥都是屬於健保不給付的項目,但因公勞保時代並沒有將指示用藥排除,於是健保一開辦就概括承受當時共1200多項的指示用藥。近年來因健保財務出現危機,指示用藥「違法」給付的問題開始受到重視,監察院也給予糾正,於是健保局從今年開始研擬取消給付計畫。

1200項指示用藥依藥理可分為制酸劑(俗稱胃藥)、腸胃藥、鎮咳祛痰藥、綜合感冒藥、一般皮膚外用藥膏、眼用藥、止瀉劑、鎮暈藥等。根據健保局表示,指示用藥雖然品項繁多,用量也不小,但多數藥品單價都很低,一年下來才23億餘元,只佔總藥品給付的2.3%,顯示指示用藥並未造成健保太大負擔,停止給付只是要導正民眾用藥習慣。事實上,很多民眾拿胃藥、咳嗽藥水後根本沒吃,任由其過期,造成醫藥資源浪費,往後民眾需自行負擔指示用藥費後,也許會比較愛惜醫藥資源。

指示用藥都是上市很久、安全性高的廣告藥,如果民眾自己到藥房,向藥師諮詢購買,應該會比到醫院支付掛號費、門診及藥費部分負擔,向醫師拿來得經濟。當然對特殊用藥族群,健保局應該要有配套措施才合理。事實上,吃藥是一大學問,藥更是兩面刃,許多藥物對肝臟跟腎臟都有不良影響。如何幫助民眾養成生小病,就先自我療護的習慣,並提升國人知藥、用藥的常識,應該才是節省醫療資源、促進國人健康的根本之道。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勞動部:公職人員擬參選人及候選人 應為僱用從事競選活動工作人員投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就業保險
勞動部表示,因應今(111)年底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擬參選人或候選人如有僱用工作人員從事選舉活動,應依...
公、勞、農、健保
勞保老年年金幾歲能領 如何算?
【本文重點】勞保年金改革的號角雖已響起,但千萬別衝動把老本一次領出,無論如何...
市場訊息
多重給付保安心 終身守護「卡」放心
據健保署最新統計,今年五月國人新申領重大傷病證明將近1.5萬張,表示不到三分鐘即有一人新申請,截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