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整頓壽險業 顧立雄的五支箭
文/鄭慧菁 攝/江孟霆|《現代保險》雜誌 | 2019.07.01 (月刊)

二○二○總統大選在即,國民兩黨總統候選人初選打得火熱,各路人馬無不想方設法製造議題,希望在網路聲量及電視、媒體獲得壓倒性的勝利。當大家忙著叫陣、比民調的同時,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憑借監理政策搶盡鎂光燈,天天被媒體追逐,成為曝光度最高的政治人物。

五箭齊發 拯救壽險業? 還是壯烈犧牲?

金管會掌管銀行、證券、保險三大金融體系,其中保險業向來低調,受關注程度不如銀行、證券領域,日前顧立雄邀請二十二家壽險公司董總,親自表達金管會將從商品結構、業務員不當招攬銷售、強化資本結構、匯率風險及資產負債管理能力、接軌IFRS17等面向「五管齊下」,展現整頓壽險業的決心,也讓保險業頓時成為最受關注的產業。

保險業的現況其來有自,多年來業者「重短期利益,輕長期利益」的心態,是改革最大的障礙,而主管機關為顧及市場安定,有時也不得不妥協。然而在面對國際政經環境的衝擊,和即將於二○二五年與國際接軌的IFRS17,求好心切的顧立雄直指問題核心射出保險監理五支箭。

這五支箭是壽險史上大革命,對有三十幾年律師經驗的顧立雄而言,要找出保險問題,像漫威電影《復仇者聯盟四》中的「鷹眼」一樣箭箭射中紅心並不難,而他的盟友「鋼鐵人」雖然成功拯救地球,但最終卻壯烈犧牲。

究竟顧立雄能不能像「鋼鐵人」率領眾英雄對抗大壞蛋「薩諾斯」般,帶領同業與金管會面對諸多挑戰?

反彈聲浪大 民眾用保險儲蓄錯了嗎?

去(二○一八)年二十二家壽險公司總保費收入三.五兆元,以台灣二千三百五十八萬人口計,平均每人壽險保費支出十四.八萬元,以身分證總歸戶計算被保險人約一千六百一十萬人,則平均每人保費約二十一.七萬元。許多壽險業務員僅靠儲蓄險,就成為百萬年薪、千萬年薪的Top Sales。

台灣人愛買保險,更愛買有去有回、有儲蓄、還本功能的保險。去年壽險公司給付約一.八八兆元中,有一.六兆元用在解約、滿期、還本、紅利等無保險槓桿作用的給付項目。

因此,調整壽險公司商品結構、嚴管高儲蓄型保單的政策一出,很多業務員忿忿不平「民眾有需求,我賣儲蓄險有什麼不對?」

以儲蓄為目的買保險 保障太低

在低利率環境下,國人消費習性偏好短期儲蓄性質保險商品,高儲蓄性質的利率變動型商品熱賣,使壽險業新契約保費快速累積,近年壽險業保費收入每年超過新臺幣三兆元,每年可運用資金增加二兆元,產生資金去化、國外投資偏高(占可運用資金六十八%),如影隨形的就是匯損問題。

顧立雄分析,高儲蓄性質保險商品因含有高比重的生存或滿期保險金,或因有複利增額設計,導致淨危險保額偏低,保費結構以被保險人生存風險或因應要保人解約等儲蓄需求為主要成分,利率敏感度極高,容易導致銀行行員以高宣告利率訴求吸引消費者將銀行定存解約進行轉保,保單易因保戶大量解約而早期集體脫退,對保險公司穩健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金管會著手推動調整壽險業保險商品結構,就是要提醒壽險業應正視大量銷售高儲蓄性質商品可能面臨的風險,以確保保險公司財務穩健、償付能力無虞及永續經營。

台美利差大 避險成本四千多億

「保戶覺得定存利息低,保險公司推出高利保單當然會去買,但他們不會去思考保險公司會不會倒的問題。」

壽險公司將大部分吸收的保費拿到海外投資,顧立雄看到去(二○一八)年第四季股匯雙殺,台美利差擴大,避險成本增加到四千多億,導致未實現虧損飆高。

「我認為問題的源頭是過多資產跑到保險業,壽險公司每年保費收入三.五兆元,可運用資金二兆多元,但台灣經濟體太小、無法支撐,又答應過高宣告利率,只好將錢放到回報率較好的美國市場,等發生問題才想到還有匯兌風險,赫然發現美國市場也不是那麼安穩,股債都可能產生資產縮水,」這時候再跑來求救,要求金管會同意壽險業用其他準備金彌平虧損,問題是「我要救你,但你要把自己弄好點。」顧立雄直言。

壽險公司承諾保戶過高的宣告利率,然後賭一把,以為另一個世界可以給你更高的投報率,事實證明並不是這樣。

承諾太高的宣告利率、吸收太多資金,整個保險擁有的金融資產,從過去占二十五%到現在已經快三十五%,事實上淨值、資本根本吃不下來,壽險公司要想一想「一直競逐下去,對你產生的風險是什麼?」

調整結構 儲蓄與保障兼顧

解決根本問題,要從保單結構下手,金管會過去在管理投資型保單時,曾訂定「投資型人壽保險商品死亡給付對保單帳戶價值之最低比率規範」,按以往經驗,在該規範訂定施行後,投資型人壽保險商品仍然蓬勃發展,並未因此出現保費懸崖。現在將研議建立傳統型人壽保險門檻比率(死亡給付對保單價值準備金),只要在儲蓄險保單增加保障的成分,還是可以繼續賣。

提升死亡給付比重,儲蓄成分下降後,將降低儲蓄成分部分的保費負擔,保戶可以用較低保費購買到更高的保障,同時引導壽險業者重視保障型商品銷售,有助於使保險回歸保障本質,保戶不會買不到保險,對業務員生計也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我沒有說不能賣儲蓄險商品,而是調整一下商品結構,儲蓄險不要都沒有保障性質,我相信消費者去買也是希望兼有保障性質,而且調高保障會使保險商品會比純儲蓄定價便宜,保戶也不能完全以儲蓄為目的作為買保單的考量依據。」顧立雄苦口婆心,提醒民眾不要因為高宣告利率買保單,更不要用信用擴張的方式去買保單。

身家財產壓在壽險公司 金管會嚴加看管

顧立雄出手整頓儲蓄險,但因財產申報名下有九張儲蓄險引發外界質疑,顧立雄坦言,自己在擔任金管會主委之前,對保單的認知跟一般民眾一樣,「這些保單都是在我擔任主委之前買的。」他也強調,愛買儲蓄險不是消費者的錯,金管會要管束的是保險公司,而非消費者。

「我還沒有當主委前,從來沒有去苛責消費者買這樣的保單有什麼不對,任何一個人到銀行,聽到理專跟你說有比較好的回報率的商品,幾年就可以期滿贖回,都會心動。」消費者去買當然沒錯,因為覺得保險公司都很安穩,但金管會比保戶有更多訊息看到背後的風險。顧立雄談到「日本是負利率國家,也有相關的商品,可是沒有看到有把宣告利率拉高到與定存利率差這麼大,台灣現在定存利率大約是一%左右,在我們出手管理之前,甚至有公司宣告到四%,我都不曉得是用什麼雄心壯志宣告出來。」

民眾把身家財產壓在壽險公司,金管會有責任幫保戶好好看管,確保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安全性、收益率、流動性是不是都能兼備。

 

延伸閱讀

台壽險業 列全球第四大風險國家 顧立雄擬解方

亂世英豪 專訪金管會主委 顧立雄

開鍘中信金 零容忍監理時代來臨

 

 

 

 

 

 




編輯推薦
財產保險
2020全球災損破2千億美元 哪件讓保險業賠最慘?
去(2020)年天災人禍不斷,而且是有史以來溫度第二高的一年。慕尼黑再保(Munich Re)統計,...
財經時勢
得不到喘息,20%照顧者終身未婚
行政院於2007年4月核定「長期照顧10年計畫」至今已邁入第8年,除提供服務對象居家護理,輔具...
市場訊息
現代保險教育基金會:圓夢人生公益教育講座 新北場4/11(二)前免費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