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產險的客戶可以大別為個人與企業,前者數量龐大,但是單件的保費、保額都不高,後者件數雖然遠不如前者,但保費、保額則相當可觀。
以火險為例,去(二○一○)年簽發的保單接近二九四萬件,其中住宅約二五九萬件,佔八八%,商業火險約三五萬件,只佔十二%。而去年火險保費合計約一三九.七億元,其中住宅類僅約二十億,佔十四.三%,商業火險約一一九.七億,佔八五.四%;而火險理賠約一○○億元,住宅類約二.四億,佔二.四%,商業火險則高達九七.六億,佔九七.六%。
因此以業務量來看,企業市場的確是產險業最重要的競技場,而因為理賠金額龐大,產險業也最容易被放大檢視。
理賠服務、保險條件、費率最低 千大企業最重視
了解企業客戶選擇產險公司時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有助於產險公司進入千大市場並立於不敗之地。歷次「千大企業產險購買行為及滿意度問卷調查」結果,理賠服務、保險條件、費率最低等,幾乎都蟬聯企業選擇產險公司最重視的條件前三名,可見企業考慮的因素具體又務實,且完全掌握成本效益的需求。
在前十大考慮因素中,業務人員專業素養、信用評等、再保安排能力以及經紀人公司推薦等四個選項的勾選率高於前一次調查,其中信用評等並超越財務狀況,名列第六要項。本國產險公司大多委託中華信評及一家以上的國際信評機構評等,在信任信評的前提下,財務強度評等可以做為產險公司清償能力的客觀參考。
除了前十大考量因素之外,主管機關的處罰紀錄也逐漸引起企業關切。
千大市場十家最有名氣的公司 富邦、新光、明台 蟬聯前三大
雖然千大市場是產險商機的沃土,但是並非所有的產險公司都有意願或能力進入,即使進入也未必能夠長「駐」久安。因此若以業務排名看產險公司在千大企業市場的名氣,可以發現除少數公司外,兩者通常有相當差異。
以本次調查受訪企業勾選「聽過的產險公司」統計結果來看,富邦在業務排名與知名度排名都穩坐第一,本次調查的得票率比前一次再墊高一.六%,幾達九成八。
新光與明台蟬聯名氣排名第二與第三,去年這兩家公司的業務分別排名第三、第四;新安東京去年與明台齊名,本次調查分出高下,排名第四。
在前十大知名公司榜上較特殊的是,蘇黎世產險的業務排名十二,在千大市場的知名度卻超過八成五,排名第五,顯見在企業市場深耕有成,而去年業務排名第二的國泰世紀在千大市場仍屬新手,今年被積極進軍的台灣擠出十大榜外。
千大企業票選形象最好 排名變化大
形象二字很抽象,但是保險經辦人員很容易從一些客觀的資料、資訊、報導以及與產險人員的接觸,建構出主觀的判斷。
本次受訪企業勾選「形象最好的產險公司」前十名除第一名的富邦穩若泰山之外,其他九名的排序都與前一年度不同。新光晉升到第二,國泰世紀由前一次的第五晉級到與明台併列第三。前次併列第七的蘇黎世與第一,這次分別名列第六與第九,而兆豐則為前十大形象最好的新進榜公司。
售後服務最好 富邦、明台 得票率大幅成長
理賠服務是企業選擇產險公司的第一考量,而售後服務也以理賠服務最重要。不過產險業提供的服務要長期讓客戶滿意並不容易,這從售後服務調查的進榜名單與排序的多變可以印證。
與前次調查相比,富邦在售後服務仍然最受肯定,且以六成七的得票率再創新高,其他九名則多所不同。明台大幅成長超越前一次排名第二的新安東京,新光領先國泰世紀,蘇黎世進步一名,而台灣與美亞則為新進榜的公司,去年在榜內的兆豐與泰安實力也不弱。
業務人員 最專業的產險公司排名變化緩慢
企業產險的專業度與複雜度遠高於個人險種,而人才養成需要時間,因此企業認為業務員最專業的產險公司排名變化自然比較緩慢。
今年進榜的公司除台灣之外,其餘都是老面孔。前四大公司依舊是富邦、明台、新光與國泰世紀,且得票率均較前一次調查高,其中富邦的得票率高達六成三。明台、新光與國泰世紀都在三成以上。華南與蘇黎世都各前進二名,而台灣以一票領先前一次調查在榜內的泰安。
簽單保費前五大產險公司 名列最值得推薦五大
千大市場的訊息流通快速,保險公司獲得客戶的肯定,就容易建立好口碑,因此一旦擠身最值得推薦的保險公司排行榜,就可以出現業績效應。
本次調查「最值得推薦的產險公司」,富邦以接近七成的得票率連續十一年獲得第一,明台、國泰世紀與新光這三家在業務排名表現優異的產險公司得票率也都有相當成長,新安東京的被推薦度從前一次的第三名掉到第五,名次恰與業績排名相同。
本次最值得推薦調查的最佳進步獎,頒給排名從前一次的第八竄升到第六的華南,得票率增加六.五個百分點,而台灣同樣是新進榜的公司,前一次在榜內的兆豐與泰安表現不俗,併列十一。
五冠王十一連霸 超越富邦障礙難度極高
在本刊連續執行本項調查十一年來,富邦在各項排名都蟬聯第一,其他產險同業想要超越「富邦障礙」難度越來越高。
富邦不論在個人險種或商業險種都著力甚深,去(二○一○)年的簽單保費收入二二一.七億元,佔產險市場一○五一.三億元的二成一,且領先第二名公司達一百億元,在千大市場獲得高度肯定,堪稱實至名歸。
不過在千大市場奮力一搏,仍是許多產險公司不曾放棄的努力。畢竟這個絢爛的競技場不只是聚光燈的焦點,更是各家產險公司切磋專業與服務的最佳戰場。
然而,經營必須年年續保的業務,產險業無時無刻都處在被客戶檢視的狀況下,而企業基於成本效益的考量,也必須經常檢討各項費用。更重要是,在千大企業市場這個競技場,總是有實力堅強的挑戰者蓄勢待發,準備隨時取代衛冕者寶座,因此客戶的忠誠度才是產險業在企業市場勝出的關鍵。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宏利投信:三月「亞債投資信號」顯示綠燈 亞洲國家貨幣政策相對寬鬆 有利債市表現宏利投信發布三月份亞債投資信號,主因為市場對美國升息預期陸續回歸平和,且主要國家貨幣政策相對寬鬆,此... | 財經時勢 慎選房貸種類 見風轉 舵靈活運用
今(93)年第二季,美國聯準會帶頭升息,國內的中央銀行也在9月底將重貼現率... | 市場動態 少子風暴 政府如何幫忙催生?62歲婦人自然產下一名男嬰,創下台灣醫療紀錄,晚婚晚生成為社會趨勢,試管嬰兒比例更是迭創新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