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大刀闊斧 保險商品回歸保險本質
文/林亭安|《現代保險》雜誌 | 2019.05.24 (新聞)

【本文重點】金管會召集壽險業負責人座談並宣示六大政策,未來壽險公司推出的新儲蓄險,須將保障提高並大幅降低儲蓄比例。不僅業界多表支持,學者也對此表示正面看法。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日前召集壽險業負責人舉行「壽險業負責人座談會議」做出六大政策宣示,將研議修正「人身保險商品審查應注意事項」,未來不能賣虧損保單,且將建立傳統壽險門檻比率,未來壽險公司推出的新儲蓄險,保障比例將拉高,儲蓄比例將大幅降低,高儲蓄型的保單將漸漸從市場上淡出。

淡江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郝充仁教授認為,此舉不是要完全消滅儲蓄型保單,儲蓄型的保險還是有其必要的功能存在,然而現今儲蓄險的銷售比例與金額都過高,除了因此造成壽險公司為了消化大量資金,因此大量海外投資造成匯損,而長期偏重儲蓄險的銷售,也偏離保險的本質,使得壽險公司不像保險公司,而像資產管理公司,如今作法,將使業者調整商品結構,可就源頭改善問題,就長期來看是正確的,預見未來的儲蓄險商品,躉繳件將大幅減少,期繳件的繳期也將拉長、保障將拉高。

富邦人壽主管表示,將會配合金管會政策,商品面上,針對目前的台幣儲蓄險商品會再降低宣告利率,在行銷面上,將對儲蓄險降溫,未來將主推保障型與定期險商品。

南山人壽亦表示,已於去(2018)年第四季即停售部分儲蓄成本較高的商品,今年也已陸續推出多個高保障成分的保證型壽險、長期照護保險與定期型態的醫療險等商品,未來會配合配合主管機關政策,降低儲蓄成分較高商品的銷售,規劃更多元的保障型、高齡化商品提供予保戶。

國泰人壽則表示接受這樣的改變,認為新的儲蓄型商品的規範,能降低未來投資的壓力,降低整個產業的風險,目前國泰人壽即以保障型商品為主,未來商品的規劃,則在評估中。

保險業是受高度監理的行業,主管機關的意向,對產業的影響巨大。國人理財長期重儲蓄輕保障,長期保障額度明顯不足,保險公司也在銷售需求的影響下,造成商品結構失衡甚至影響資金運用,此次金管會大刀闊斧宣示改革,不異撥亂反正,不僅可就系統面上改善保險產業,民眾的理財或許也可望由供給面的銷售教育上,循序漸進,回歸保險本質。

 

 

延伸閱讀:

全台壽險公司的保戶 誰的身故保障最高?

累積客戶,從「保險保障優先」做起

 

 

 




編輯推薦
健康醫療百科
流感季節高峰 用藥應小心
天氣濕冷,進入流行性感冒的高峰期,有些民眾生病習慣自己買成藥服用,藥師提醒,流感用藥需醫師處方...
人壽保險
保險回歸保障,利變壽險式微?
利變壽險保單被當作類定存商品熱賣,金管會將祭出三大管制,包括解約費用至少收6年、增值回饋金以增...
投資理財
先別搶上車! 買保單先搞懂目標到期債
近年來,投資型保單的風氣吹進保戶心中,不少人在買保障的同時也想靠投資型保單獲得更高報酬,不過保險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