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人壽保險
當天堂近了 要安寧療護還是安樂死?
文/許伊婷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8.08.01 (月刊)

中風的父親意外昏迷,併發肺炎造成呼吸衰竭,無法自主呼吸,「要不要做氣切?」清然覺得這個問題好難,不忍心父親難受又捨不得,她好不容易做了氣切決定,不到半年時間,父親在折騰中走了。

「我永遠不會原諒自己……」清然痛心地說,幫父親決定做氣切、插管是她這輩子做過最錯誤的選擇。

台灣一年六千億元的健保支出中,至少有三百億元用在無效醫療,插管、氣切、抽痰,這些都是末期病患家屬常常面臨的兩難問題,可是沒經歷過不會知道這些處置有多痛苦,於是這些問題就在親人的不捨及病患的感受中拉扯。

末期醫療自己決定 家人不再兩難

「《病人自主權利法》可以改善這些問題,」台北醫學大學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長邱仲峯說醫護人員的使命是救人,將大量精力耗費在無效醫療,人力、資源將會被耗盡,醫療品質也會受影響,《病主法》讓每個人擁有決定自己未來醫療處置的權利,避免把困難的抉擇丟給另一半和子女,或家人因意見不一產生爭執。

《病主法》的啟動臨床條件包括末期病人、不可逆轉之昏迷狀態、永久植物人狀態、極重度失智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疾病或情形,只要先經過諮商程序,每個人都可以簽署醫療決定書。決定書問項以五種臨床條件分別詢問「維持生命治療」及「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的處置情況(詳表一),簽署完成將資料送中央資料庫,再於健保卡註記後即完成預立,如改變心意,決定書可隨時修改。

最後一程不帶遺憾 安寧療護身心靈

《病主法》將於明(二○一九)年一月六日上路,台灣是亞洲第一個通過的國家,邱仲峯認為這是迎向人人都能善終的一大步,當病患選擇放棄無效治療,安寧療護就會進入協助。

安寧療護範圍涵蓋身心靈,除照顧病人身體、安撫疼痛,還有靈性上的照顧,團隊包含醫師、心理師、社工師及人道主義者。

除了針對臨終病患,安寧療護觸角還伸向病患家屬,協助他們不因親屬死亡造成心理不安或留下遺憾,達到「生死兩相安」的境界。

 

延伸閱讀

《病主法》上路 就能安樂死?錯!

 

 

 




編輯推薦
人壽保險
今天國際男人節 男性買保險要注意什麼?
或許你知道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但你可能不知道世界上也有國際男人節,今(11/19)天就是國際男人節...
財經時勢
OIU保單急凍 業績衰退5成
過去高度仰賴陸客的OIU保單,前5月新契約保費收入876.7萬美元,年減48%,件數只剩下16件、年...
市場訊息
中信金控:104年8月份自結盈餘
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簡稱「中信金控」)於8日公告104年8月份自結盈餘,8月份單月稅前盈餘為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