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多年來幫助無數病患家庭的全民健保,近年來卻爭議不斷。先是調漲費率與自付額受到監察院調查、為追討欠繳保費與北高兩市政府打行政官司,最近更因總額預算制度的實施,引發醫界反彈、上千名醫師上街頭抗爭。到底什麼是「總額預算制度」?為何會引起醫界如此強烈的反彈呢?
總額預算制(Global Budget)是健保局付費給醫療院所的支付制度之一,民國84年健保開辦當時,是延用公勞保時代的「論量計酬」(Fee For Service)方式。論量計酬,顧名思義,就是診療項目越多,可以申報的醫療費用就越多,因此許多醫療院所便藉由病人的重複看診,或不必要的檢查來增加收入。為解決這樣的問題,並紓解健保的財務困境,健保局在87年就開始實施總額預算制度,最早從牙醫門診開始、到中醫,西醫總額制則是91年7月起才實施。
總額預算制度,是指健保局與各醫療院所,預先依據醫療成本及服務量的成長,設定健康保險支出的年度預算總額,並採支出上限制(Expenditure Cap),也就是醫療服務以相對點數反映各項成本,每點支付金額是採回溯性計價方式,由預算總額除以實際總服務量而得;當實際總服務量點數大於原先協議的預算總額時,每點支付金額將降低,反之將增加。由於固定年度總預算而不固定每點支付金額,因此便可精確控制年度醫療費用總額,是一種確保維持財務收支平衡的醫療費用支付制度。
但是這種量入為出的總額預算制,有人形容像是在醫師頭上放個蓋子,約束醫師的醫療行為,對一向專業自主的醫院與醫師當然是很難適應,而且要做到公平分配醫療資源不容易,所以才會發生醫師上街頭抗議的情形;對民眾來講影響更大,自從今年7月正式實施醫院總額自主管理後,由於醫院可用的醫療費用受到一定額度的限制,一旦病患看得太多,反而會稀釋醫院的利潤,因此部分醫院便出現踢病人、限診及限制用藥等亂象。
當然健保的問題絕非僅支付制度一項,但從總額預算所引發的問題,讓我們清楚了解,在有限的健保資源下,唯有合理、有效的分配與控制,才能創造健保局財務獲得改善、醫界收入不縮水、民眾醫療品質得以提升的三贏局面。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南山產物:「金如意」專案推出期間限定Q版媽祖電子保單 同時做好意外傷害、個人責任風險規劃 朝聖之旅安心有保障!四、五月是媽祖遶境的重要時節,每年都吸引數百萬信眾參與。南山產物建議,民眾在參加遶境活動時,也須適度... | 市場訊息 勞工保險局:107年勞保紓困貸款將於1月26日截止受理 請把握機會儘速申請勞工保險基金107年被保險人紓困貸款,自107年1月12日開始受理, 1月26日截止申請,請有需要且... | 人壽保險 出一次意外 讓學貸族下定決心買保險......背學貸者的首要目標不外乎就是儘早開始還債,好開始累積財富,「但如果在努力工作還債、支付生活開銷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