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購物狂的暴走 什麼是「衝動性購買」?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8.03.20 (新聞)

從去年某知名飲料上市到今年初的衛生紙漲價事件,均帶來瘋狂般的搶購風潮。到底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使得民眾出現這些「衝動性購買」的消費行為呢?

1. 從眾效應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全觀式社區預防暨心理健康中心沈孟筑諮商心理師解釋,個人會受到團體的影響,對自己原有的觀點、判斷和行為產生懷疑並改變,朝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行為。因此,當大多數人搶購某項商品時,如果自己沒有一同搶購,反倒會對自己的觀點與行為產生困惑,引發「別人有,我沒有」的焦慮感,而決定還是一同搶購,藉此試著減低這種困惑感帶來的負向情緒。

2. 從購物中獲得「控制感」

有些人在生活中較少掌握充分的「控制」感,反而購買行為是較能控制的行為:代表「我有權力決定我要買的東西,並且是屬於我的東西。」因此,可以從購買行為中獲得控制權並得到快樂,而這樣的行為也會使得自己感到滿足。

3.  老祖先遺留的「儲存」習慣

以「演化的觀點」來說,人類為了避冬與避免飢餓導致死亡,因而有儲存食物與所需物品的習慣。現今社會人類雖然已無寒冷與飢餓的死亡威脅,但儲物的習慣似乎仍遺留下來。因此,當有商品匱乏的消息傳出時,常易引發人們搶購儲存商品的現象發生。

4. 損失厭惡

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失去」常更加令人們難以忍受。也就是說,當商品打折時,若未去採購,心理容易感受到損失;為了減少因損失帶來的負向感受,而去購買商品。

因此在聽到這類新聞或口耳相傳的消息時,如果心中也萌生了這樣購買的衝動,可以先想一想是否有上述四種心理狀態。每當多聆聽一些內心的想法與需求時,自然就有可能會降低一時衝動的購買行為,避免被大眾群體的想法牽著鼻子走喔!

 

延伸閱讀

歡迎加入<現代保險Fb粉絲團>&<現代保險LINE@好友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中國輸出入銀行:攜手商銀 擴展業務共創雙贏
財政部蘇部長建榮於2月17日在公股金融事業業務研討會上,頒獎表揚108年度輸出保險業務績優合作銀行,...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3年01月13日
健康署:菸害防制法修正通過 全面禁止電子煙等類菸品 強...
市場訊息
華南產險:榮獲『2025保險品質獎』四大獎項肯定
由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針對第23回「千大企業保險購買行為暨滿意度問卷調查」結果所頒發的「2025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