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本文重點】手機保固全面淘汰、手機保險強勢入主電信業將滿一個月,產險業者觀察,有八成以上保固方案消費者轉為手機保險保戶。但過去買保固是因為信任電信業者的品牌,今後手機保險銷量要高飛,恐怕要先加深民眾對產險公司的認同感! |
從2018年元旦開始,手機保險取代電信業者的保固方案,而手機保固轉保險,首先面臨的就是銷售員資格問題,去(2017)年產險公會已舉辦逾百場「行動裝置保險業務員」資格考試,根據保險局資料,截至去年底有約6,250人順利取得證照,未來在電信業者門市內就能直接向這些有銷售資格的店員投保。
據悉,業界希望未來每一門市都能有一~兩位具銷售資格的員工。三大電信商分別與不同產險公司合作,中華電信與安達產物保險、台灣大哥大與富邦產險、遠傳電信則和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聯手。
目前上架的手機保險共3家,分別為臺灣產物保險、安達產物保險、富邦產物保險。前兩者的「行動電話保險」保障手機因意外損壞的修理(包含拆除、重裝零組件),若不能修理或修復費用超過重置價值,則換同型號或相似機型的手機。而富邦產的「行動電話綜合保險」在去年9月甫推出,手機保障結合個人責任險,除了個人理賠責任,保障內容包含證件、卡片(如身分證、駕照、健保卡、信用卡、金融卡……等)和手機SIM卡的遺失,以及手機盜打、失竊、爆炸等。
過去保險公司銷售「產品維護契約責任險」給電信業者,再由業者提供客戶手機保固方案,手機保險的推出,其「保障」的銷售走向個人化。產險業者指出,過去保險公司只要鎖定單一電信業者銷售「產品維護契約責任保險」保單後,再由電信業者包裝成保固方案出售;現在改由保險商品各個擊破消費者,由業務員向保戶一一說明、帶領投保。該業者透露,目前觀察下來,過去買保固方案的客戶有八成以上願投入手機保險懷抱,消費者接受度頗高。
過去保費收入是計算責任險的銷售額,保固方案的售價則由各電信業者決定;如今門市店員賣手機保單,全數算做保費收入,而店員等於是抽佣金的保險業務員。對保險業者來說,這樣的改變應可讓簽單保費增加約25%,但店員從中抽佣,保險公司的實際獲利增加得不多。
產險業者預期,手機保險將可為保險業帶來10億元的保費收入,未來2~3個月手機保險買氣有望繼續發酵。不過,民眾買保固是看在對電信業者品牌的信賴度,未來產險公司得要努力加強民眾認同,才有辦法進一步推升銷售數字。
延伸閱讀
歡迎加入<現代保險Fb粉絲團>&<現代保險LINE@好友>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壽險業務員前4月持續成長 下半年恐釀脫退潮據壽險公會統計,前4月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3,118億元,比去(2019)年同期大幅衰退38.8%。與... | 醫療、健康保險 美國健康保險制度(一)
長久以來,美國健康保險市場便因龐大的規模與成長潛力,成為全球健康保險專業人士的注目焦點。美國健... | 健康醫療百科 向不孕說Bye Bye 中醫有方法!王小姐35歲,婚後4年不孕,夫妻雙方檢查並未發現任何問題,但就是不能生育…&hel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