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嚼檳榔口腔潰瘍好不了 恐罹患「口腔癌」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7.12.28 (新聞)

40歲的林先生吃檳榔長達20年,最近舌頭潰瘍超過一個月,雖然不會痛但遲遲無法癒合,才到醫院就診。進行局部檢查和切片檢查,發現林先生罹患了初期口腔癌,所幸尚未轉移至頸部淋巴,林先生手術後恢復良好,已回歸正常生活。

台灣口腔癌發生率高居世界第一。衛生福利部公布之最新國人十大癌症統計顯示,口腔癌在男性癌症死因中排名第四位,僅次於肺癌、肝癌以及大腸癌。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許瑛倢表示,大部分的患者都有抽菸、喝酒、吃檳榔的習慣,已有研究報告指出,有吃檳榔習慣者,得到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8倍,抽菸合併吃檳榔則會增加89倍,若三者都有,得到口腔癌的機率高達123倍。口腔癌人數以東部、南部居民較多,鄉村患者多於城市患者。另外,臨床上也有因假牙材質不佳、黏著不穩定,長期摩擦口腔黏膜而引發口腔癌的案例。

為何嚼食檳榔會導致口腔癌?許瑛倢解釋,檳榔含有許多酚類化學物質,與白灰、紅灰混合而成的鹼性環境下,會產生一些致癌的自由基;而添加物的檳榔子是致癌物質,具有基因毒性,長期使用會造成細胞突變進而形成癌細胞。此外,粗糙堅硬的檳榔,在嚼食時不斷刺激、摩擦口腔黏膜,使得口腔破皮、粗糙甚至黏膜纖維化,逐漸失去彈性,嘴巴張不開。

口腔癌的症狀包括口腔潰瘍、硬塊、紅斑、白斑或伴有頸部淋巴腫大,無法張口、咀嚼吞嚥困難等。許瑛倢醫師說,初期的口腔癌幾乎不會疼痛,當腫瘤變大,局部壞死後,可能因細菌感染導致疼痛難耐。口腔癌非常容易在早期就有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情形,接受手術的口腔癌病患中,約有6成合併有頸部轉移。

早期口腔癌五年存活率約70%~90%,若有頸部轉移,晚期治癒率僅約20%~30%。因此,若發現有不明的頸部腫塊時,建議及早到耳鼻喉科門診進行檢查,除了判斷頸部腫塊的數量和位置,同時視情況安排內視鏡檢查,分辨是口腔癌合併頸部轉移,或是唾液腺腫瘤、甲狀腺腫瘤、淋巴瘤等其他的頸部腫瘤問題。

為了防治口腔癌,國民健康署提供每2年1次的免費口腔黏膜檢查,對象為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民眾,以及18歲以上至未滿30歲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的原住民。許瑛倢呼籲,戒除菸、酒、檳榔是遠離口腔癌的第一步,而口腔潰瘍是口腔癌初期的重要症狀,若是嘴破超過兩週就應提高警覺,超過一個月應盡速就醫檢查。

 

延伸閱讀

歡迎加入<現代保險Fb粉絲團>&<現代保險LINE@好友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瑞士再保公布2019新興風險 首度列「5G網路普及」
美國政府的華為禁令延燒全球,另一面也直接阻礙5G發展,不過瑞士再保最新新興風險報告指出,「5G網路的...
市場訊息
台北富邦銀行:職棒聯名卡市場竄起速度最快! 球迷大讚卡片質感爆棚 卡友優惠超有感
台北富邦銀行「富邦悍將悠遊聯名卡」傳捷報!自今年3月5日推出迄今,短短不到3個月,發卡量已突破5萬卡...
退休規劃
【出刊搶先看】高峰論壇 產官媒談退休論保險看未來!
全國三級警戒延長,打亂了每個人的生活步調,很多人的短期計劃被迫暫停,有些長期計劃也必須改弦易轍,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