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曾經陪伴罹癌家屬走過抗癌歲月的人,最能感受散盡千金只要所愛的人活下去的渴望;曾經在手術房外膽戰心驚、陪伴罹患重大疾病的家人走過復健道路的人,最能體會渡過死亡威脅後,不用擔心經濟問題接受復健療程,有多麼不容易。
那麼,甚麼樣的保險商品,可以讓罹癌患者充滿希望的活著,讓罹患重大傷病的病患後顧無憂的持續復健?答案是罹病後可以獲得一大筆保險金給付的一次給付型商品。
回歸需求 保障真有利
據本刊今(二○一二)年二月間調查,有十九家壽險公司、六家產險公司(詳表一、二)推薦一次給付型健康險,其中有十三張為重大疾病與特定傷病險、十二張為防癌險,而面對令人心動的商品特色、保障項目,怎麼選對自己才是最有利?
回歸個人需求仍是最重要的考量原則,例如擔心未來的繳費能力或想要補強原來的保障缺口,一年期的商品就是最好的選擇;擔心遇到意外事故或罹患重大傷病後無法繼續繳交保費,就要把豁免保費的條件納入考量;希望保費有去有回,退還所繳保費的特色就要掌握。
值得一提的是,產險公司推出的健康險受限於主管機關規定,都是一年一約而且不保證續保,也就是說如果購買的是包括住院醫療的專案商品,罹病獲得一筆保險金給付後,隔年可能因為身體狀況而無法繼續享有住院醫療保障,因此有些產險公司會強調與壽險公司長年期健康險互補或作為第二張健康險保單。
再者,究竟選防癌險好,還是重大疾病險、特定傷病險比較好?癌症已蟬聯二十九年為國人第一大死因,未來遜位的機會也很低,如果目前預算不夠寬裕且擔心罹癌後的經濟負擔,不妨優先考量防癌險,不過,如果想要同時獲得癌症與其他重大傷病的保障,就要先投保重大疾病險、特定傷病險,但是保費當然得多繳一些。
一筆保險金 一顆活著的希望種子
談到罹癌後的醫療支出,馬偕紀念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謝瑞坤曾指出,罹患癌症後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再者,雖有新式療法可以縮短住院時間,但手術後還是需要適時休息讓身體復原,為了安頓家庭,患者需要的不只是按治療項目給付的保險商品,還需要一筆足以彌補家庭生活開銷及後續療養費用的保險金。
除了癌症之外,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建龍談到,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後同樣不見得可以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一般而言,出院後第一個月無法從事粗重的工作,有些人甚至需要半年才能恢復原來的運動量。
沒有人知道病魔何時來敲健康的大門,但只要把握當下,從現在開始規劃一次給付型的健康險保單,就能為自己也為家人種下一顆活著的希望種子。
編輯推薦 | ||
投資理財 三案例 解析投資型保單爭議(下)不僅如此,以某公司投資型保單「保險商品說明書」來看,資金投入ETF(指數股票型基金)每年的管理費與保... | 市場訊息 群益投信:各大券商讚美股 現在到年底 S&P500最佳上漲逾一成觀察國際各大券商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等券商,在最新報告中對於S&P500年底指數... | 財經時勢 沒收到繳費通知 保單失效10年爭復效敗訴 保費忘記繳,保單停效長達10年還能復效嗎?桃園一名鍾姓女子民國92年忘記繳保費,10年後罹癌申請理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