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中醫有效防眩暈患者中風? 研究:減少一半機率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7.06.01 (新聞)

眩暈發作時,除了要忍受天旋地轉的痛苦,未來還會增加中風機會!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葉家舟以全國健保資料庫進行分析,長期追蹤15年週邊型眩暈而住院的病患,發現未接受中醫治療的眩暈患者發生中風的機率是25.71%。這項研究已獲國際知名醫學期刊民族藥理學《Journal of Ethnophmarcology》的刊登。

葉家舟醫師從1998~2007年間健保資料庫中,找出112,458名週邊型眩暈因而住院的病患,其中有5,330例(47.31%)眩暈患者有接受中醫藥的治療,追蹤15年,比較兩組中風比例,研究結果發現,未接受中醫治療的眩暈患者發生中風的機率是25.71%,也就是1/4的有中風的風率,而有介入中醫治療的眩者患者可降為13.10%,尤其是服用中藥的天數超過180天者,中風的機率下降最為明顯。

葉家舟表示,中醫藉由病人發病時症狀的差異及體質進行病人的病證分類(辨證論治)來提高療效,主要將病患分為「虛」、「實」兩類,在臨床上以虛者居多,如氣血虧虛,肝腎陰虛所引起的眩暈屬於虛證,多見於慢性貧血、慢性肝炎、耳源性眩暈等。因痰濕郁遏或肝陽化火,造成的眩暈屬於實證,多見於高血壓、精神官能症、中風前兆等。

每位患者所接受的治療皆有用藥上的差異,葉家舟醫師說,在本研究眩暈患者所使用的中藥分析中,單獨使用單一固定中藥方子(天麻鈎藤飲、苓桂朮甘湯)或單味中(如丹參、天麻、葛根及白朮),雖可降低部分中風機率,但都不及整體資料庫的成效好,結果證實,使用中藥治療眩暈來預防中風,要依患者的病症及體質開立方可達到最好的成效。

葉家舟醫師指出,每年台灣約有70萬人次的病人因眩暈到醫院求診,眩暈好發在38~72歲,若是良性姿態性眩暈、前庭神經炎,及梅尼爾氏症等眩暈病患,可合併半年以上的中醫治療,幫助患者減少未來發生中風的機會。

此外,提醒病患切勿聽信偏方,如有長期眩暈的問題,應該找醫師做檢查及治療,服用中藥最好找中醫師依個人症狀及體質處方。平時也可按壓穴位來進行保健,包括風池、神門、內關、合谷、足三里、太衝等穴位,經常按摩穴位,也可幫助症狀的改善。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中國輸出入銀行:藉由實際行動支持 與廠商聯手做公益
財團法人愛慈社會福利基金會之「恩典之家寶寶照護中心」是台灣第一個專責照護愛滋寶寶的機構,其庇護家庭的...
市場訊息
中國信託:「中信盃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天母球場點燃戰火
由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信銀行」)冠名贊助,有「臺灣甲子園」之稱「2015第三屆中信盃黑豹旗全國...
市場訊息
國泰產險:優良駕駛照過來! 車開得好 保費會減少!? 產險業試辦計劃首例 新車險商品最多減費20%
隨數位科技蓬勃發展,金融法規亦日益開放。金管會為鼓勵金融業者創新發展,遂制定相關規範,讓業者可申請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