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工作環境噪音大 小心罹患「噪音性聽力損失」!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7.04.17 (新聞)

王先生從事車床操作與機具保養維護工作約5年,近來發現開始出現耳鳴、看電視轉太大聲、與人談話甚至都聽不太清楚,就醫檢查後,才發現是罹患「噪音性聽力損失」。

因王先生工作環境有大半時間暴露於噪音中(大於85分貝),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游文茹說明,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失通常是對稱性感覺神經性的聽力損失;低音頻(500-2000 Hz)的聽力損失通常40分貝以下,高音頻(3000-6000 Hz)的聽力損失則通常在70分貝以下。

其中,噪音暴露對聽力損失造成的影響取決於三項因素,包括造因暴露的強度、噪音暴露時間的長短以及個人對噪音的感受性。游文茹表示,噪音性聽力損失是一種漸進性與不可逆的變化,因此預防即是最好的治療。

根據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300條規定,雇主應針對發生噪音的工作場所依規定辦理,如勞工8小時日時量平均音壓超過85分貝或暴露劑量超過50%時,雇主就應該讓勞工配戴耳塞、耳罩等防音防護具。其中針對勞工暴露噪音音壓及與工作日容許暴露時間更有相關規定。

游文茹也提供一些預防、改善措施,如在工程管制上,噪音源處應使用隔音罩、加裝簡易式防音檔板、消音、吸音材料等;也要在噪音工作場所顯目處張貼噪音危害標示及公告噪音危害的預防事項;此外,雇主應加強員工對聽力防護的教育與訓練計畫;最後,勞工也要落實職前的噪音作業聽力體格檢查及每年定期噪音作業聽力健康檢查。

其實,勞工健康保護規則另有建議不適合從事噪音作業的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聽力異常等。若有上述疾病民眾,還須請照職業醫學專科醫師做適當的選工及配工建議。




編輯推薦
調查&排名
身心障礙人數近113萬 續創新高
國內身心障礙人數不斷攀升,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102)年3月底止,我國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人數...
市場訊息
合庫人壽:暴雨成災 啟動天災特別服務
熱帶性低氣壓今晨登陸屏東,強對流正在影響台南、高雄、屏東地區,合庫人壽也緊急啟動多項重大天災事故保戶...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花蓮強震 國壽推專業技師免費房屋鑑定
花蓮強震,造成重大傷亡,國泰繼捐款3,000萬元協助災後重建、啟動保戶關懷措施外,國泰人壽8日針對花...